第十屆“師德標兵”暨“我心中的好老師”系列報道之八:學生眼中的“大家長”和科創“引路人”——記信息工程學院鄔勤文老師

鄔勤文,1987年7月入職上海海運學院(現上海海事大學)。30多年來一直工作在教學第一線,教學效果受到師生的一致好評,曾獲評教學優秀獎、優秀班導師獎。2009年起,鄔勤文老師除完成學院安排的教學工作外,主動利用假期和周末,指導學生參與“TI杯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藍橋杯全國軟件和信息技術專業人才大賽”“中國研究生電子設計競賽”等科創比賽項目,獲得全國二等獎3項、全國三等獎3項、“交通部科技進步三等獎”等多個獎項,個人也連續多年獲得上海海事大學優秀指導教師獎。

?

求真務實,奮戰在一線的“教書達人”

歷經三十三載,鄔勤文老師堅持奮斗在教學第一線,兢兢業業,送走了一屆又一屆的學生。在教學方面,“課前充分準備、課中認真講解、課后堅持反思”是他幾十年來一貫堅持的作風,不拘泥于傳統的教學方式,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以飽滿的狀態面對學生,和他們一起互動、交流。在學生眼中,上鄔勤文老師的課,并沒有印象中老教師的那種古板、嚴苛,只有平等、寬容以及近乎朋友的默契和溫暖。

鄔勤文老師始終堅持求真務實的教學理念。他認為,大學生只學習理論知識是不夠的,還要學會結合實際去運用。他要求學生們不僅需要看懂電路圖,還要能將電路原理實際運用到所焊接的電路板的設計調試過程中,真正做到學以致用。通信162班的張雯瑋同學說道:“鄔老師在上課的時候,不會僅僅局限于課件的內容,更多的是會通過提問,循循善誘地讓我們思考并融入課堂,從而更好的掌握知識要點,在課后也鼓勵我們多提問,并且耐心地回答我們提出的每一個問題。”在他的課上,學生們不僅能夠真正掌握實驗原理,還能夠了解當前電子科技發展的前沿信息。

研究生張燦鐸認識鄔老師有6年了,他用“鶴發銀絲映日月,丹心熱血沃新花”來描述心目中鄔勤文老師的形象,并回憶起選修鄔老師單片機原理課程時的情景:“由于課程本身偏工程性質,鄔老師在上課前都會細心地為我們提供足夠的拖線板電源,在方便我們聽課學習的同時,指導我們如何進行實際操作,大大提高了同學們的動手操作和理解能力。”

?

授業解惑,學生眼中的“大家長”

三十三年來,在海大這片熱土上,鄔勤文老師奉獻了他全部的青春和時光。他熱愛自己的學生,關注學生的成長動態。針對不同的學生狀況,主動與學生們交流,調整不同的教學方案。對于那些學習主動、熱愛學習的同學,鄔勤文老師鼓勵他們加強課外知識的拓展,積極參與到科創項目和電子競賽中來, 進一步提升自身的學習能力。對于那些被動學習的同學,他則一步一步地指導,讓學生們重拾學習的興趣。

鄔勤文老師常教育學生們要學會透過現象看本質。在他的非線性電子實驗課程上,不僅要求學生們需要學會按照電路圖焊接電路板,還要真正明白背后的原理。通信工程18研班的付鳳婷同學已經畢業工作,回憶起鄔老師滿是感謝,她說:“當時我們小組以光速完成了焊接。然而,鄔老師過來查看時問我們是否能向他解釋原理。當時我很慚愧,焊接過那么多電路板,我卻從未思考過背后的原理,理所應當地認為,按照電路圖完成焊接,測試時達到預期效果就可以了。是鄔老師提出的問題讓我真正反思了自己,那張電路圖也成為我大學生涯中看懂的第一張電路圖。”付鳳婷表示,這樣的思考方式讓她獲益良多,工作中的她不僅會思考如何做,還會思考為什么要這樣做。在匯報工作成果時,也已能做到心中有數,無懼領導的提問了。

作為一位60后教師,鄔勤文老師在面對有個性、血氣方剛的青年人時,總是能夠走進他們的學習和生活、走進他們的內心。鄔勤文老師的學生們都說,“和鄔老師在一起學習,完全沒有想像中與老教師的代溝,相反更加輕松、愉悅。”“鄔老師會和我們聊生活、聊未來,他向我們傳遞著積極向上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真正意義上做到了教書育人。”鄔勤文在教書的同時,更注重傳授學生生活的智慧和為人處世的方法。得到他指導和幫助的學生很多,為了表示感謝,學生們常常在畢業后相約回學校看望鄔老師,到他的辦公室談談工作后的生活,也會暖心地在教師節時送花給他表達祝福。

?

鼓勵創新,學生科創的“引路人”

鄔勤文老師負責給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培訓已經十余年了。暑去寒來,十余年里,鄔老師的日程安排只有上課、培訓、指導和參賽,他放棄了許多自己的空閑時間,把精力都奉獻給了他所鐘愛的教育事業。從2009年起擔任信息工程學院“TI杯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指導老師,2015年起帶領學生參加“藍橋杯全國軟件和信息技術專業人才大賽”,2016年開始負責上海海事大學“中國研究生電子設計競賽”參賽工作,2019年爭取到 “藍橋杯大賽”上海海事大學賽區賽點……這些比賽中都會出現鄔勤文老師辛勤付出的身影。

“鄔老師每天都在實驗室陪著我們,從準備參賽的那天起,直到比賽結束的那一刻,最早來的是他,最后一個離開的也是他。”“暑假競賽期間,在悶熱的體育館里調試飛行器,白天,鄔老師親自去食堂買來盒飯送到實驗室,半夜,煮了咖啡給同學們提神。”回憶起假期留在學校準備參賽的時光,不少同學深受觸動,每當他們中有人遇到挫折產生放棄念頭時,看到一路陪伴他們的鄔老師,就有了繼續努力的動力。

鄔老師總是十分尊重學生提出的參賽設想,哪怕有可能會影響比賽名次,只要是學生堅持,他便全力支持。因為在他眼里,比賽只是手段,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才是最終目的。每當有同學拿著科創項目初步設想找到他時,鄔勤文老師都會非常熱情地幫助學生認真剖析問題,幫助他們提升項目內涵,不斷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并提出合理的建議。

2020屆電氣碩士畢業生張文保說道,“印象中最深刻的就是2018年研究生電子設計大賽,我們一路從上海市第一名再到全國總決賽的第二名。不管是在地區賽還是總決賽中,鄔老師都會帶著他認識的其他高校指導老師,甚至是媒體朋友,來到我們的隊伍中,給我們提意見、做宣傳。正是因為鄔老師的引薦,我才能夠借此機會介紹我們的作品、宣傳我們的學校。”張文保是當時參賽團隊的隊長,談起對鄔老師的印象,“他的身材在人群中可能并不顯眼,但當我看到他兢兢業業、潛心指導比賽時,鄔老師在我心目中的形象卻很高大。”

現在的鄔勤文老師更忙碌,但也更充實了。自2016年起,受研究生院、信息工程學院委派,鄔老師負責組建項目組,承擔研究生參加“中國研究生電子設計競賽”的組織工作,對全校電子信息技術及相關專業研究生廣泛開展賽事宣傳、培訓及指導工作。除此之外,鄔老師還常組織校內賽,邀請研究生導師們給予各參賽隊以具體指導,并帶領研究生參賽隊伍出征“華東賽區”“上海賽區”和“全國總決賽”。最近,鄔老師又投入以“零門檻觸摸科創”為特色的“新生杯科技創新大賽”中,鼓勵新生參與科創,為培養科技創新人才打造“前端土壤”。

鄔勤文老師的學生中,有的因成績突出而留校任教,有的因參加競賽能力出眾而找到心儀的工作,也有的因此而獲得保研資格。談起他最大的心愿,鄔老師希望自己的幫助能讓學生打通未來發展的道路,有更好更長遠的事業發展,為學校、為國家爭光。

鄔勤文老師
文字: 
魏世豪
圖片: 
高煒濂
編輯: 
石立山
策劃: 
宣傳部 (新聞中心)、信息工程學院
掃碼分享本頁面
掃碼分享本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