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我心中的好老師”系列報道之十五:幫助學生成長是老師的價值——記信息工程學院高軍老師
幫助學生成長是老師的價值
???????? ——記信息工程學院高軍老師
個人小傳:高軍,博士,中共黨員。現任上海海事大學計算機科學系副教授和研究生導師,信息與通信系統工程實驗室和網絡工程專業負責人。2007年3月,畢業于中科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獲博士學位;2010年6月至2012年10月,在同濟大學從事博士后研究。在上海海事大學第一屆教師激勵計劃中,入選為學校骨干教師并榮獲教學優秀獎。高軍老師主講組網技術與網絡管理、單片機原理與應用課程,發表多篇科研工作論文,編寫《計算機網絡應用教程》。近年來,曾多次被授予發明專利及軟件著作權。在實踐研究工作中,主要從事遙感信息處理和物聯網技術兩大科學領域。其中,部分實驗被正式列為國家級優秀科研項目。
充分關注學生利益
高軍老師自2007年進入上海海事上學,作為專業負責人,一路見證了信息工程學院網絡工程專業的設立和成長。他的《計算機網絡》《組網技術》及《單片機原理與應用》等課程都深受同學們的喜愛。憑借他的幽默感,高軍老師的課堂總是笑聲不斷。他希望講授的是對同學們未來工作有幫助的知識,能夠跳出課本,結合實際工程,使書本上的知識不再枯燥。同時,高軍老師格外重視動手能力的培養,希望學生能夠學以致用,將許多實驗課內容納入考試重點,引起學生足夠的重視。
對于研究生的培養,高軍老師則充分考慮與學生日后發展相關的切身利益,他鼓勵學生參加全國研究生數學建模競賽和全國研究生電子設計競賽。實驗室僅僅在兩屆數學建模大賽中,就取得了一次全國一等獎與三次全國二等獎的好成績。2017年畢業的三位同學中,有兩位被評為上海市優秀畢業研究生,一位被評為校優秀畢業研究生,三位同學全部順利在上海落戶。
制定規則,嚴于律己
對于進入信息與通信系統工程實驗室的學生來說,每天的學習時間由早上9:00開始直至21:00結束。在旁人看來,未免顯得有些單調。但實驗室的學生們知道,高軍老師基本上都來得比他們早,走得比他們晚。每周至少環滴水湖跑步一次、每日嚴格午休一小時,這是高軍老師對自己定下的要求,他提倡運動,“把科研搞好、把程序寫好的前提,是有好的身體”。也正是高軍老師的嚴于律己,同學們深受影響,常常結伴打羽毛球、打籃球、環湖跑步、游泳等。連實驗室最宅的小貝同學也已經堅持運動了一年。
好好學,好好玩
“學的時候要認真學,玩的時候就放開玩!”這是高軍老師對他的學生們最常說的一句話。玩的時候念叨著學習,不盡興;學的時候想著玩耍,效率低。高軍老師對學生提出的要求看似嚴格,卻飽含對學生的期望。在學習之余,實驗室每學期會聚餐1至2次,餐桌上大家暢所欲言,將項目、論文的壓力都拋到腦后,好不快活。暑期酷熱之時,高軍老師還會一次買上十幾只大西瓜,晚上和學生們一起切著吃,其樂融融。
在同學們的眼中,高老師可謂是一個“神人”:平時赫然一個工作狂——雙休日、寒暑假無休,忙的時候甚至大年初二就開始了工作。但是在工作之余,只要能夠抽出時間,高軍老師一定會騎上他的自行車,去川藏、青藏公路騎行上兩三周。正是這高度的自律,使高軍老師可以在工作和興趣之間游刃有余。
亦師亦友,共同進步
面對學生對于擇業的迷茫,高軍老師從不吝嗇分享自己的人生經驗,他始終認為,做什么事情不重要,重要的是能不能結合自己的優勢和興趣,能不能把事情做好。努力學習,認真工作,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