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上海海事大学
近日,为贯彻落实全国和上海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和《关于构建上海高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体系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上海海事大学举行“课程思政”试点课程教学竞赛。每位参赛选手在15分钟内,既讲解专业知识,又启迪学生做人做事的人生道理,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恰到好处地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展现了别开生面的课堂教学风采,赢得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来看看各位参赛教师的风采~
讲得好不好,由专家和师生来打分!
为充分体现“课程思政”教学的示范性,多维度评价“课程思政”教学效果,决赛采用现场评委打分、辅导员大众评审打分、学生大众评审打分,以及易班网络投票相结合的方式计算总成绩。
▲教学竞赛现场。
章雁老师获得特等奖!
最终,经济管理学院章雁老师以最高分获得特等奖,他参赛的课程是“会计诚信案例分析”。多次在教学竞赛中获奖的章雁老师总结这次自己能够获胜,主要在于课程的切入点——“诚信”这一主题选得好,同时还得益于学校为专业课教师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方面提供的各种支持。
▲经济管理学院章雁老师以最高分获得特等奖。
上海海事大学着力推进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根据学校学科特色和人才培养特点,鼓励教师积极开展课程思政创新探索,激发教师在教书育人过程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努力让课程思政“动起来、活起来、热起来、亮起来”。
以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为中心,建设完善从专业培养方案到教学大纲、教案、课件、视频资料、社会实践等在内的的课程思政教育教学体系。同时,将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纳入学校教学质量管理体系,以质量管理手段保证课程思政教育教学规范,规范课程思政教学大纲修订、教学安排、教学记录以及教学反馈与持续改进等,确保教育教学成效。
整合学校现有辅导员队伍和思想政治理论课队伍资源,为每1个试点专业课程配备2名思政教师(1名思政理论课教师和1名辅导员),加强三支队伍的交流融合,鼓励和吸引教师通过教学竞赛、教学沙龙、教师培训等形式,在教学团队、课程内容、教学组织、教学方法、实践教学、教学展示等环节开展充分合作与创新,有效提升教师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
学校除坚持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外,还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教师延伸课堂教育,走进学生的课外实践团队、走进学生生活社区、走进学生网络,贯通课堂内外,形成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相互支撑的思政课教学体系。加强师生交流融合,更深入地服务和支持学生的实践发展、社会发展以及创新创业的需求。
为了更好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依托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组织征集、编写上海海事大学课程思政教育典型案例集和优秀成果集;计划推出一批优秀课程思政校本,初步建成上海海事大学课程思政教育资源库。对于没有国家指定教材的课程,支持课程负责人按照课程思政的教学要求,加强相关课程教材库、辅导教材、案例集等系列丛书的建设。
▲上海海事大学党委书记金永兴作总结讲话。
上海海事大学党委书记金永兴表示,“课程思政”试点课程建设是学校教育综合改革和全员育人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此次教学竞赛的举行,为“课程思政”试点课程建设搭建了交流展示的舞台,希望老师们将思政教育内涵更好地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既为学生的知识学习传道授业,又为学生的人生成长指引航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