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在上海举办《北京船舶司法出售公约》签约周年纪念活动暨船舶司法出售国际研讨会,此次会议由上海海事大学承办,上海仲裁委员会协办,旨在公约签署一周年之际,进一步扩大其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并推动国际海事法律的统一化进程。
作为海事海商领域首个以中国内地城市命名的联合国公约,《北京公约》自2022年12月7日由联合国第七十七届大会正式通过以来,一直备受瞩目。该公约不仅填补了船舶司法出售国际效力方面的国际规则空白,还解决了船舶司法出售跨境承认问题,为国际海事法律体系的完善作出了重要贡献。2023年9月5日,公约在北京举行了盛大的签约仪式,标志着中国在全球航运法律体系中的积极参与和重大贡献。截至目前,已有26个国家和欧盟签署了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公约。
《北京公约》赋予船舶司法出售清洁物权的国际效力,对“司法出售证书”“司法出售的清洁物权效力”“司法出售后船舶的注销或登记”等一系列问题制定了统一规则。此次国际研讨会汇聚了众多国际和国内海商海事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他们围绕《北京公约》的解释、研究成果及配套机制等具体议题展开了深入的交流和分享。通过此次研讨会的宣传推广,将进一步提升《北京公约》的国际影响力,吸引更多国家和地区加入公约,从而加速国际海事法律的统一化进程。这对于促进全球航运业的可持续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
会议强调,上海作为国际航运中心,其建设正处于从“基本建成”向“全面建成”迈进的关键节点,在全球国际航运中心高端航运服务业和资源配置能力上面临激烈竞争。为进一步提升在统一国际海商海事适用规则方面的话语权,上海应采取多项举措,包括优化司法资源配置、制定高效的国际船舶司法出售规则、充分发挥在沪国际航运组织的影响力以及提升高端航运服务业的服务水平等。
上海海事大学校长初北平教授在会上强调,本次研讨会不仅是纪念“中国智慧”在国际社会的贡献,更是推动“中国力量”进一步在国际海事海商领域引领国际话语权的重要契机。他呼吁各方携手共进,合力推动《北京公约》的生效实施,为全球航运业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据悉,目前中方正在积极研究论证批阅《北京公约》的相关问题,并与各方保持密切沟通与合作,以期早日推动公约生效。此次国际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为公约的推广和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国际海事法律的统一化进程注入了新的活力。
来源:中国水运网
作者:全媒记者 黄玲 通讯员 焦玉玲
责编:杨瑾
审核:洪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