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作为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系统第二季“伟大工程”系列示范党课之一,“学校史习四史,建设航运强国”示范党课在上海海事大学开课。本次党课共分为忆史铸魂、学史励行、知史爱校、以史育人4个篇章,融入了上海海事大学的校史、校训、校歌、校船等元素和校旗语队、校仪仗队等学校特色,结合朗诵、话剧、演讲、访谈等形式,既深入浅出又生动新颖。
在第四篇章“为党育人”板块中,7位从上海海事大学走出来的“乘风破浪的姐姐”接受现场采访,她们分别是长江上首位女引航员卢萍,中国第一代海上女搜救机长宋寅、万秋雯,“雪龙”号第一位女驾驶员谢洁瑛,第一位驾船穿越北极的女驾驶员白响恩,一年内横穿南极和北极的女驾驶员龚慧佳,刷新全球科考船向南航行纬度最高纪录的女驾驶员罗捷。虽然她们来自不同的行业,但师出同门。
7位“乘风破浪的姐姐”
2000年,上海海运学院大胆实践,突破航海的性别禁区,设立海洋船舶驾驶本科专业,招收18名女生,其目标是培养中国第一批“上船能驾驶,下船能管理”的高素质女船长。卢萍一路过关斩将,成为改革开放后全国首批18名航海专业女大学生之一,毕业后在黄金水道上保驾护航。早上7点开始一天的工作,每天攀登七八米高的梯子成为她的上班路,“从最北边的码头,到最南边的锚地,每天在这条航道航行”是她的工作日常,平常的工作却有不平凡的工作状况和使命责任。“面对船舶不让行的情况,一定要做到有理让无理”是她的工作原则;“我上船了,就代表国家形象”是她秉持的工作态度;“安全地把船舶驶进驶出,保障港口的船舶安全”是她工作的信条;“保障港口水域的安全,不发生船舶事故”是她的工作追求。
宋寅、万秋雯,是一对“中国海救姐妹花”。2008年远赴澳大利亚阿德莱特飞行学院深造,2009年取得直升机驾照,从2010年第一次副驾驶见习,到2015年被正式聘任为机长,到2017年安全飞行358小时救助21人,再到如今肩上的“四道杠”,流逝的是时间,不变的是责任,怀揣一颗救助初心,把生的希望带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海上飞行10余年,参加上百次救援任务。
2017年,上海海事大学商船学院获得“中国极地考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自2007年第一次向雪龙船派遣优秀航海师资担任科考船员以来,该校商船学院已有19人次登上雪龙船担任船长、轮机长、驾驶员和轮机员,成为参与极地航海人数最多的航海院校。来自商船学院的4位女驾驶员——谢洁瑛、白响恩、龚慧佳、罗捷,在现场以一人一句话的方式寄语青年学子,希望同学们不负青春、不负韶华、不负时代。
示范党课现场
上海海事大学党委书记宋宝儒在为示范党课导课时表示,希望以党课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引导青年学生听党话、跟党走,推动广大师生知史荣校、爱校爱国,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高级航运物流人才,助力海洋强国、航运强国建设。
(图片由上海海事大学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