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搜索結果
“海事一號”——上海海事大學首臺水下機器人研制成功
發布:2013-10-25 ?????? 秋日的陽光下,上海海事大學水上訓練中心實驗池碧波蕩漾,一條美麗的“大紅魚”時而浮出水面,時而潛入水底,在復雜的“海底世界”探索前行,行走自如。它不但能自主識別環境,回避障礙物,還能把海底下的地形、地貌等圖像傳遞到水面船只的操控平臺上……它不是一條魚!而是由我校信息工程學院“水下機器人與智能系統實驗室”朱大奇教授科研團隊自行研制的一款ARV新型水下機器人——“海事一號”。這也是以海事命名的、上海海事大學研發的第一臺水下機器人。 ?????? 日前,“海事一號”ARV ...
朱玉飛 - 10/25/2013 - 08:40
用物流管理與工程科技創造美好生活
發布:2013-10-30 用物流管理與工程科技創造美好生活 —— 上海海事大學物流研究中心成立十周年 今年10月30日,是上海海事大學物流研究中心成立10周年的紀念日,2003年的這一天,上海海事大學物流研究中心正式成立,經過十年的發展,中心已經由創始時期白手起家的四位教師,發展到二十余位教師,兩百余研究生,在教育和產業界頗有影響和知名度的專業機構。 上海海事大學物流研究中心是專業從事物流與供應鏈科學研究、博碩士研究生培養、政產學研合作的科研機構,也是上海市重點學科“物流工程與管理”的建設主體單位之一 ...
朱玉飛 - 10/30/2013 - 08:38
上海海事大學成立“中國自貿區供應鏈研究院”
發布:2013-11-02 為了更好地貫徹落實《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以及交通運輸部、上海市人民政府簽署的《關于落實〈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加快推進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的實施意見》精神,上海海事大學于近日成立“中國自貿區供應鏈研究院”。上海海事大學成立該研究院旨在順應全球自貿區的發展趨勢,把自貿區建設與供應鏈研究有機地結合起來,以此提升自貿區產業鏈的建設水平,促進自貿區貨物貿易向服務貿易的轉型發展,同時推動政府監管職能的轉變。 經與相關行政部門、行業協會、企業、高校及研究機構的 ...
朱玉飛 - 11/02/2013 - 08:49
獻計航運 決策智囊——上海市社科創新研究基地/上海發展戰略研究所汪傳旭工作室
發布:2013-11-06 上海市社科創新研究基地/上海發展戰略研究所汪傳旭工作室是由上海海事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博士生導師汪傳旭教授作為首席專家(領軍人物)領銜的以上海航運中心建設為研究方向的研究平臺,是八所上海市社會科學創新研究基地、上海發展戰略研究所工作室之一。該研究基地/工作室由上海市人民政府發展研究中心、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于2009年11月授牌設立。 研究基地/工作室主要研究領域包括航運管理與政策、航運經濟與物流、航運金融與投資、航運特殊監管區域制度等。研究基地/工作室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蘇婭 - 11/06/2013 - 08:46
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上海海事大學航海實驗教學中心
發布:2013-11-11 航海類專業主要培養從事海洋船舶駕駛與機電設備管理工作的高級技術人才,是我國航運事業建設和發展的重要基礎,是國家控制布點專業,也是上海海事大學重點規劃建設的本科專業。航海實驗實訓是受國際公約規范的必需環節。 素有“航海家的搖籃”之稱的上海海事大學,在一百多年的辦學歷程中,始終以為國家培養應用型高級航運人才為己任。從1995年航海技術實驗中心和輪機工程實驗中心合并成立航海實驗教學中心,到2009年成為上海市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建設單位,再到2013年獲教育部批準成為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 ...
朱玉飛 - 11/11/2013 - 08:10
感知校園,智慧校園
發布:2013-11-14 上海海事大學“感知校園”平臺作為“智慧校園”的初步探索,是“智慧校園”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感知校園”平臺結合地理信息系統(GIS)、物聯網、射頻識別(RFID)、智能檢索等技術,實現三維虛擬校園與校園資源設施的集成展示,為學校提供校園數字化、智能化的管理方式;為師生學習、生活提供信息查詢與交互平臺;為家長、訪客提供友好、便捷的方式游歷和了解校園;為今后海事大學“智慧校園”建設奠定基礎。 感知校園平臺支持Web端(網址: http://ecampus.shmtu.edu.cn ...
朱玉飛 - 11/14/2013 - 14:34
“立德樹人促學風,導航青春勵學志”——記經濟管理學院學風建設工作
發布:2013-11-18 近年來,學校為了提高高等教育質量,以“世界高水平海事大學”為建設目標,努力成為航運領域高層次人才培養、科技創新與科技服務的主要基地之一,不斷加強內涵建設、加快科學發展,積極引進人才,重視教師培養,使學校進一步適應高等教育發展的要求。 學校通過不懈努力,逐步提高我校生源質量。2013年,我校在28個省市招生,其中23個省市為第一批本科招生,3個省市(上海、浙江、黑龍江)大部分專業為第一批本科招生。 學校積極提高教學質量,優化生源質量,不斷推進學風、教風建設,為經濟管理學院學風建設 ...
朱玉飛 - 11/18/2013 - 10:23
構筑知識服務平臺 助力國家航運事業——上海國際航運研究中心
發布:2013-11-21 上海國際航運研究中心(以下簡稱“研究中心”)是由中國海運(集團)總公司、上海國際港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海事局、上海市教育委員會、上海市虹口區人民政府、上海航運交易所、世界海事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和上海海事大學等21家單位于2008年7月共同發起成立的研究和咨詢機構。研究中心的成立旨在促進國際航運業的發展,為政府和國內外航運企業及機構提供決策咨詢和信息服務。研究中心掛靠上海海事大學,真虹教授擔任研究中心秘書長。 作為上海國際航運研究中心秘書長,真虹教授在學校提供的這一舞臺上 ...
朱玉飛 - 11/21/2013 - 08:50
深入實踐,改革創新——商船學院能源與動力工程教學團隊
發布:2013-11-25 一、團隊基本情況 2007年,他們勵精圖治,喜摘航海科技進步獎、港口科技進步獎;2008年,他們奮發圖強,斬獲上海市科技進步獎三等獎2項;2009年,他們再接再厲,勇奪教育部科技進步獎;2010年,他們齊心協力,承創新之精神,秉教學改革之旗,被評上海市首屆教育先鋒號、校優秀教學團隊稱號;他們攀科研之高峰,攬國家自然基金五項,上海市教委項目連續三年入襟。他們就是,2003年建立的上海海事大學商船學院能源及動力工程教學團隊。 該教學團隊,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實踐能力為宗旨,以漸進式 ...
朱玉飛 - 11/25/2013 - 09:38
研討,參與,互動,交流——記經濟管理學院工商管理系Seminar教學實踐
發布:2013-11-29 為了改革傳統教學方式,變單向“傳授——接受”教學模式為互動教學模式,給學生提供參與科研與實踐的機會,啟發其開動腦筋、提出與分析問題,運用換位思考方式,形成獨立處理問題之能力,上海海事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工商管理系于7年間形成了利用課余時間的互動教學模式——Seminar教學活動,并取得了一定收獲和成果。 這種新型教學模式——Seminar教學活動主要是通過嘗試采用各種途徑來改善學生實踐不足的狀態,盡可能地利用課外時間,提高大學生的科研和實踐能力。通過Seminar教學活動建立以學生 ...
朱玉飛 - 11/29/2013 - 0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