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學校承辦的“船舶海洋與新能源利用”2023年上海市研究生國際暑期學校成功舉行?

近日,由上海市學位委員會主辦,學校承辦的“船舶海洋與新能源利用”2023年上海市研究生國際暑期學校成功舉行。來自全國46所高校、2個科研單位、5家企業的281名碩博研究生、本科生與相關研究人員相聚云端,開展學習與學術交流。

本次暑期學校立足于船舶海洋和新能源方面的學科優勢和行業影響力,本著教育優質資源共享的原則,為研究生提供了高起點、寬領域、多層次、最前沿的學術交流平臺。暑期學校共邀請了30名國內外知名教授和行業專家授課,開設專家講座、海事特色專題、學生論文交流、班級活動四個板塊,圍繞“雙碳”目標,涵蓋現代熱力學理論、太陽能高效利用技術、航運清潔能源技術、冷鏈技術、分布式能源利用技術、海洋能利用技術、冬奧制冰造雪技術、相變儲能技術、大數據及能源互聯網技術、電子設備控溫技術、碳綜合技術等學科前沿內容。

專家講座板塊,清華大學的梁新剛教授介紹了基于電學與熱學概念新類比引入的“火積”概念,以及由此發展的“火積”耗散熱阻原理,并結合案例分析搭建起基礎理論與實際應用的橋梁。對于如何實現“雙碳”目標這個熱門話題,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的張振濤研究員和湖南大學的梁志武教授都提及了目前CCUS(二氧化碳捕集、利用與封存)的主要方法和發展核心,并介紹了行業的前沿動態。梁志武主要介紹了胺吸收法捕獲二氧化碳過程如何降低熱能消耗和提高溶劑循環使用效果,張振濤則針對醇胺法吸收二氧化碳,提出一種基于壓縮增焓技術的創新方案。

為期兩周的學習令學員們收獲頗豐。來自新疆工程學院的布瓦加爾·艾尼瓦爾同學表達了對本次暑期學校各位專家的由衷感謝,新能源專題的講座讓她對所學專業知識有了更具象的認識,表示將繼續認真學習。優秀學員代表、研究生新生武寅喆同學表示,14天的學習收獲為今后學術發展指引了方向,并且向同學們展示了自己的筆記。

圖片一
撰稿、攝影:章學來 來源:商船學院 責任編輯:姚旭
掃碼分享本頁面
掃碼分享本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