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戰略合作,培養國際化航運人才,服務全球航運發展:WMU-SMU合作辦學“國際運輸與物流”碩士項目第20屆學員畢業典禮與20周年慶?;顒优e行
2025年7月23日,學校與世界海事大學(WMU)合作辦學“國際運輸與物流”碩士項目(簡稱“海大班”)第20屆學員畢業典禮與20周年慶?;顒釉谏虾Ee行。世界海事大學校長小馬克西莫?梅西亞(Maximo Q.Mejia, Jr.)、副校長文成赫(Daniel Seong-Hyeok Moon)、合作辦學項目主任陳剛教授、校友事務專員夏洛特?瓦拉女士等一行5人來滬參加典禮與活動。在滬期間,黨委書記宋寶儒會見了來賓。副校長殷明受校長初北平委托出席畢業典禮。典禮由國際交流處、國際教育學院負責人主持。
殷明代表學校向今年獲得世界海事大學碩士學位的33名畢業生表示最衷心的祝賀,希望畢業生不斷學習,保持競爭力,擁抱創新,積極適應航運業智能、安全、綠色的發展趨勢,為航運業的可持續發展做出貢獻。殷明指出,學校與世界海事大學的合作辦學項目是學校國際合作戰略的關鍵支柱之一。通過兩校合作培養高層次的國際航運人才,不僅豐富了學校服務國家航運業和上海國際航運中心發展的教育項目,而且增強了學校與國際海事組織、國際航運業的聯系。上海海事大學將進一步發揮辦學優勢,推進創新,持續強化學校與世界海事大學的戰略合作伙伴關系。
小馬克西莫?梅西亞在致辭中指出,上海海事大學對合作辦學項目的堅定投入及其教職工的長期奉獻確保了合作的不斷推進和項目的辦學質量,他對此深表感激。他認為雙方的合作意義深遠,體現了兩校對可持續海運物流業發展的共同承諾。他贊揚在過去的20 年里,海大班已發展成為國際海事教育領域的旗艦項目,始終保持著卓越的學術水平,培養出一大批在全球海事領域內具有重大影響力的專業人才。
世界海事大學由國際海事組織(IMO)于1983年成立,是一所為各國海事主管機關、航運公司及港航企業、航海院校培養高級管理人才的研究型大學,在全球海事和海洋教育、研究、能力建設和經濟發展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海大班是世界海事大學設立于校本部以外的兩個教育項目之一,旨在整合兩所大學的最佳教育資源,不僅為中外學生提供將國際視野與本地實踐相結合的全面學習體驗,更能提供專業的校友網絡以及對未來海事和物流領域領導者所應具備的能力與責任的深刻理解。
在隨后舉行的合作辦學20周年慶?;顒蛹笆澜绾J麓髮W上海校友活動中,殷明感謝世界海事大學20年來的合作和共同推進高品質航運教育的精神,感謝兩所大學相關教職員工為海大班的成功運作貢獻了專業知識、熱情及卓越的教學和管理,向為海大班創立作出卓越貢獻的馬碩教授和高德毅教授致以特別的敬意,向中國上海WMU校友之家的成立表示祝賀,希望在世界海事大學校友的持續支持下,兩校的合作將在海事教育和研究方面取得更大的成功。
小馬克西莫?梅西亞在致辭中指出,20年前海大班的開辦充分彰顯了兩校在海事教育領域高瞻遠矚的眼光。航運業正處于快速變革之中,未來的目標包括實現零碳航運、有效預防污染、具有韌性的供應鏈和物流以及對海洋的可持續治理,這些目標都十分宏偉,然而這些目標無法僅靠機構或制度來實現,還取決于行業從業者。世界海事大學擁有來自 170 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超過6000名校友,在全球范圍內構成了一個致力于安全、可靠和可持續海上運輸的人際網絡。他熱忱歡迎上海的校友們加入這個網絡,延續兩校的海事精神,發揮才智與領導能力,堅守促進全球海運事業發展的信念。
在20周年慶祝活動中,馬碩、文成赫、徐大振、王學鋒、顧偉紅、余宏榮等中外雙方教職人員獲頒長期貢獻獎。
7月23日當天,兩校還簽署了合作備忘錄,進一步拓展雙方在國際教育領域的合作。
2025年時值海大班開辦20周年,對于兩校的合作而言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年。20年來,海大班已培養了來自17個國家和地區的碩士畢業生613人,包括來自荷蘭、澳大利亞、韓國、加納、特立尼達和多巴哥等世界各地的留學生逾40人。畢業生廣泛就業于國內外知名的港航物流企業,許多畢業生已在航運企業、港口管理部門和學術界擔任高級職務,展現出該合作辦學項目的持續重要性和全球影響力。
與此同時,20年來,兩校還不斷擴大在全球海事能力建設項目、國際海事組織事務參與、高層次國際航運會議等領域的合作,包括2025年4月14日由聯合國國際海事組織支持,世界海事大學、上海海事大學、亞洲海事技術合作中心(MTCC-Asia)聯合主辦的2025年“培訓培訓師(Train-the-Trainer)”高級研修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