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網上海新聞6月17日電(許婧)臨港新片區高校文化育人聯盟成立儀式暨航運文化傳承發展學術研討會14日在上海海事大學舉行。
上海海事大學黨委書記宋寶儒表示,學校積極推進海事特色校園文化品牌建設,將航運文化有機融入立德樹人全過程,取得了良好成效。希望臨港新片區高校文化育人聯盟的成立,能夠充分發揮各高校特色校園文化優勢,用好黨的創新理論、用好新片區的社會資源,以推動航運文化傳承發展為著力點,推進海事特色校園文化建設、推動新片區航運特色大中小思政一體化,引導青年學生堅定文化自信自強,書寫海洋強國、航運強國建設新篇章。
市教衛工作黨委宣傳處處長趙揚表示,上海海事大學去年出色地完成了航運文化主題示范月活動,在推動推進航運文化發展和傳承方面取得顯著成效。他希望臨港新片區高校文化育人聯盟能夠積極探索高校文化傳承創新的新實踐新路徑,打造特色校園文化品牌;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積極推廣海洋文化和航運文化,為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提供堅實文化支撐;通過資源融合和品牌文化活動的舉辦,豐富新片區文化氛圍,提升文化軟實力。

現場,“臨港新片區高校文化育人聯盟”正式成立,“臨港新片區高校文化育人聯盟”揭牌。
揭牌儀式后舉行了航運文化傳承發展學術研討會。研討會特別邀請了來自中國甲午戰爭博物院、中國船政文化博物館、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中國航海博物館、上海交通大學董浩云航運博物館的馬駿杰、劉江遠、趙玨琪、陳穎艷、武世剛、劉岸冰六位嘉賓,分別圍繞“從北洋海軍沉艦遺址出水文物看北洋海軍裝備水平”“船政歷史與文化”“南海更路簿——中國人經略祖宗海的歷史見證” “海交館——中國海洋文明的縮影”“涉海類文化遺產整理研究”和“航運企業與新中國企業制度的歷史性變革”六大主題同與會人員進行分享。
上海海事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謝茜表示,中國是一個海洋大國,擁有豐富的海洋資源,航運文化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高校教育者,將把中華優秀航運文化傳承發展融入立德樹人、學術研究、文化交流等各項工作中。
上海海事大學物流工程學院徐藝魁同學表示,聽了博物館專家們的分享后,使我對航海博物館文物的保護和價值有了新的認識,也更深入的了解了中國航海文化,收獲頗豐。作為自動化專業的學生,我將努力學習,為中國的航運事業發展獻出自己的一份力。
2023年10月,上海海事大學結合航運物流海洋辦學特色和學科優勢,以“上海高校臨港片區文化育人聯盟”為題向市教衛工作黨委申報的“校園文化育人項目”,項目將充分發揮臨港五校優勢,共同開展文化育人相關工作。
聯盟成立后,除了此次舉辦航運文化傳承發展學術研討會外,還將開展文化知識競賽、上海航運文化遺跡發現之旅、航運文化主題展覽等活動,并將推進中國航運史料庫和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史料庫的建設,同時依托“行走中的航運文化”公眾號進行航運文化宣傳推廣,做好航運文化遺產挖掘和航運歷史資料積累等工作。(完)
注:請在轉載文章內容時務必注明出處!
編輯:許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