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博app-万博亚洲

在臨港新片區讀大學是一種什么體驗?

上海的目標是世界,臨港的方向是未來

青年報記者 陳泳均

●夢想在航行中劈波斬浪

●興趣在探索中生根發芽

●青春在測試中突破自我

●回憶在熱土上續寫新篇

■04-05

臨港大學城,位于上海的盡頭,距離繁華市區70多公里,這里是上海最早沐浴日出的地方。在這片充滿無限機遇與夢想的沃土上,青春的腳步與時代的脈搏交織共鳴。臨港新片區,或許離喧囂很遠,但它離世界很近,離夢想更近。

在臨港新片區讀大學是種什么體驗?有哪些和臨港前沿產業相關的特色課程?在臨港讀書生活是感到枯燥單調,還是“這邊風景獨好”?大學畢業后,同學們實習和就業的前景又如何?

帶著這些疑問,我們采訪了幾位臨港學子。跟隨他們的講述,我們“乘”上校船在洶涌澎湃的大海上劈波斬浪;或者沉浸在海洋生物的奧秘中,當起照顧上萬貝殼的“奶爸”;或者化身“四驅兄弟”,追逐著絢爛夕陽,與智能網聯汽車自動駕駛技術一起飛速成長;又或者,回首在臨港學習的七年青蔥歲月,在收到心儀offer的同時,決心扎根臨港,開啟人生新篇章……

青年報記者 陳泳均

夢想在航行中劈波斬浪
一次海上實習 一段立志之旅 

講述人:王志亮上海海事大學 航海技術專業大三

在廣袤無垠、深邃蔚藍的大海上,伴著校船起航的轟鳴,開啟一段為期十天的海上“漂泊”生活,你有過這樣的經歷嗎? 在船上看到海上日出的漫天霞光,沉醉于星光璀璨的滿天星空,也因風急浪高而些許暈船,但更難忘的是與同學和輔導員一起。這次航行認識實習讓我們在海上共同學習生活,近距離了解航運知識和技能。

說起這段經歷,就不得不提我所學的航海技術專業。在校園里,我們專業實行準軍事化管理,每天清晨6點集合進行隊列訓練,晚上8點40分再次集合,10點準時熄燈。這種管理方式不僅培養了我們的自律性,也磨練了我們的意志。

我對海洋和航運充滿了濃厚的興趣,因此并不覺得這樣的作息管理枯燥。高考時,我毫不猶豫地選擇了航海技術專業,并填報了與航海相關的四個專業。航海技術專業與海洋船舶駕駛相關,主要圍繞理論知識和實操技能,比如航海學、船舶操縱與避碰、船舶管理、船舶原理以及海事公約等。

在校園里,我們養成了規律的作息習慣,這讓我們更加珍惜課堂學習的時光。課后和周末,我們會參加各種感興趣的活動和競賽,充分利用休閑娛樂配套設施來放松身心。作為學生會主席,我還經常組織志愿活動,如北外灘國際航運論壇等,感受東海之濱的詩意與浪漫。

剛才說到的航行認識實習是我大學生活中最難忘的經歷之一。在船上,我和同學們一起學習、生活,共同適應船上的環境,深入了解航海精神。我們的航線是從福建莆田到上海,在這10天的實習中,我與船員們一起值班到深夜,學習使用雷達觀測周邊船舶,并親身實踐了課堂上學到的避碰規則。在實踐中,我逐漸領悟到如何提前做出判斷,微調航向以避免大角度轉向。

我們也遇到過海上風浪,從駕駛臺上看去,浪與船舷齊平,浪花隨著船身的起伏不停拍打著駕駛臺的玻璃。當我們這些“菜鳥”學生連站穩腳跟都顯得困難時,經驗豐富的駕駛員卻閑庭信步般地隨船搖擺,冷靜從容進行著應對操作。我向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駕駛員請教如何克服暈船,他告訴我這是每個船員都必須經歷的過程,只有通過一次次航行才能逐漸克服。用俗話說就是,“吐啊吐啊就習慣了”。

在學校時,我們也上過模擬駕駛臺,但多少缺了點真實感。在無垠的大海上,迎面的風、飛濺的浪花、海鳥的鳴叫、船身破浪帶起的泡沫……這一切帶來的真實感無可比擬——面對大海,人是如此渺小,而如此渺小的我們,卻從未停止對海洋探索的腳步。當我真正手把船舵,發現一個小小的調整便能改變這艘大船的航向時,激動的心情難以言表。自然之偉力、科技之昌明,還有渺小卻頑強的人類,這一切仿佛都交織于我微不足道的操作中。通過這次大海上的實習,我更加深刻地體會到了身為航海人的責任和使命感,決心投身到海洋強國、航運強國建設中。

關于未來的就業,我的方向很明確——我想上船,無論以后去哪家航運公司,上哪條船。乘風破浪背后是無數的磨練和艱辛,海洋運輸是最主要的運輸方式,其運量占國際貨物運輸總量的80%以上。這個事情需要有年輕人去做,身為航海人,我應當肩負起這份使命。

興趣在探索中生根發芽

當我關上一扇門,是否會等來一扇打開的窗

講述人:陶鈺 上海海洋大學  生物學專業研二

有個流傳在學術圈的小段子,或許能幫你更好地理解生物學專業:一個搞生物研究的人,他最寶貴的不是物質財富,也不是榮譽證書,而是那些他親手培育的小生命——實驗生物。若是在撰寫畢業論文的關鍵時刻,這些小家伙因為各種突發狀況而紛紛“離他而去”,這種損失可能會直接導致掛科。

今年春節假期,我沒有回家過年,而是在實驗室里給上萬只厚殼貽貝當“奶爸”。我已經研二了,我知道這些小東西關乎我的學業,更關乎我的一點點好奇心。

關上實驗室的門,這里便自成一個小世界,它屬于我,也屬于這些小東西。我每天的任務就是照顧它們,為它們提供最好的生長環境。從早到晚,我都要密切關注著這些小生物的狀況,換水、喂藻、記錄數據……每一項工作都馬虎不得,因為它們都是我研究生論文的重要依據。

在中國,海水養殖產業中貝類養殖的占比高達69%,而厚殼貽貝不僅營養價值高,還有著“海中雞蛋”的美譽,是一種主要的海上經濟產物。我選擇了厚殼貽貝作為研究對象,希望通過探索微生物與它們的相互作用,為厚殼貽貝附著變態研究和養殖附苗問題的解決提供新思路。

給這些稚貝當“奶爸”并不容易,至少,它們沒法像小貓小狗一樣和你互動,而且它們太容易死了。我照顧的稚貝有12個養殖盆,每盆中大概有3000到4000只?!拜p”是這里的主題,這些殼長不到1毫米的小東西太脆弱了,“大手大腳”操作會使它們產生應激反應,從而造成大規模死亡。為避免這種情況,換水時不得不異常小心,輕輕地用移液管吹起水中的代謝物,再緩緩地倒出舊水,隨后用量筒精確地測量出適量新鮮過濾的海水,小心翼翼地注入養殖盆中。當我關上實驗室的門,便意味著必須暫時告別外界的熱鬧與喧囂,在這個小世界里,有生物學專業留給我的考驗——耐心、細心、恒心。

實驗室的門外有我喜愛的校園,每當實驗告一段落時,我都在校園中散步放松心情。我喜歡在這里漫步尋找那些可愛的小貓的身影,看著它們在草地上嬉戲玩耍;我也喜歡欣賞校園里各種各樣的植物和花朵,感受大自然的美好與寧靜;我還喜歡靜靜地聆聽蘆葦在風中沙沙作響的聲音,仿佛那就是大自然的呼吸聲。

第一次看到大海,我心中充滿著未知感,我發自肺腑地想知道,大海里究竟還有什么? 我想做海洋生物的發現者、探索者,我的顯微鏡是我的瞭望鏡,我的論文是我探索海洋的記錄冊。當我關上實驗室的門,它會不會為我打開一扇通往大海的窗? 從本科的生物工程專業到研究生階段更偏向理論的生物學研究過程中,我始終被科學的趣味性所吸引。生物學充滿了探索和發現的樂趣,每一次實驗都是一次全新的探險之旅;每一天對貝殼的觀察都意味著我離海洋寶藏又近了一步。這種不斷發現新事物、不斷突破自我極限的感覺讓我感到無限的好奇和興奮,也成為了驅使我不斷前進的最大動力。

正因為這份對海洋的好奇心和熱愛,我選擇了上海海洋大學的生物學專業作為自己的求學之路。在這里我不僅學到了豐富的知識,更感受到了肩上那份沉甸甸的責任感。研究生畢業后,我會考慮加入生物公司,為海洋生物養殖產業獻出自己的青春力量。

青春在測試中突破自我
在臨港,我追著最美的夕陽跑 

講述人:夏傳啟  上海電力大學  自動化專業大三

“跑地圖”——我們這個專業的“黑話”,這可不是簡單地在地圖上指指點點,在我們的智能駕駛課程中,它意味著通過實地行駛,測試和優化無人駕駛算法的性能。你體驗過幾乎全程都在戶外進行的專業課嗎? 在臨港,我和課程的組員與海風為伴,與夜色為伍,在偌大美麗的校園“跑地圖”。

對于很多男生來說,能親手觸摸無人小車是一件非??犰诺氖虑?。幸運的是,我不僅能親手觸摸,還親眼目睹專業人士拆解新能源汽車,并將書本理論知識轉化為一個個小的“模塊”和“零件”,把無人駕駛小車拆解成模塊零件逐個進行鉆研。在進行仿真測試和模擬實驗時,也就是“跑地圖”的過程中,由于太專注我和同學常常忘了吃飯。具體來說,一旦出現定位系統觸發安全模式的報錯和對外交互接口連接異常等問題,為了查找故障元件,我們對智能汽車進行拆解,分析各個元件的作用,針對出現的問題進行元件的檢查和調整,最終實現初步的智能網聯汽車自動駕駛。那一刻,我們成就感滿滿。

白天我在工程實訓樓,沉浸于平臺或算法的學習,隨后進行仿真測試和模擬實驗;傍晚在臨港的校園看臨港最美的夕陽,湛藍的天空上,夕陽的余暉透過層層疊疊的“魚鱗云”,幻化出或粉或紫的瑰麗色彩。這些前沿產業課程和美景都是臨港新片區的特色,也是我經常會“種草”給親朋好友的“臨港專屬”。

這些理論和實踐結合的課程及實操體驗,離不開臨港新片區智能網聯汽車創新引領區總體建設規劃,以及智能新能源汽車的產業優勢。上海電力大學與位于臨港的新能源汽車頭部企業達成長效合作機制,一個現代產業學院新能源汽車微專業應運而生。參加該現代產業學院學習需要經過面試等選拔,為此我積極參加學校的科研講座和科創比賽,學習專業技能提升專業素養,最終如愿加入產業學院的學習。

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在這個產業學院學習的過程中,有許多需要我們來自不同專業的同學進行團隊合作,實現學科交叉。這既讓我了解到其他專業的知識,也讓我自己加強了自動化專業的專業學習,鞏固了專業技能。

身為自動化專業的學生,我會接觸到有趣的實操。你知道如何操作和編程工業機器人嗎? 先將機械臂進行編程,讓機械臂實現視覺系統的識別,再精準定位小物塊的坐標位置,區分不通小物塊的顏色,然后對小物塊進行抓起,最后分類擺放。聽上去步驟并不多,然而一旦你要用編程語言進行表達時,最初的編程很容易出錯,無論是物塊顏色的提取,還是定位的準確識別,都需要大量學習和實操。

圍繞臨港滴水湖畔展開的,不僅是產業,也有生活。在學習之余,我喜歡圍繞滴水湖周邊散步或者騎行,逐風而騎,向陽而行。如今,臨港不僅有探索宇宙奧秘的天文館,欣賞海洋生物的上海海昌公園,今年還將新開業世界最大的室內滑雪場。臨港,是座年輕的城,也是年輕人的城。畢業后我肯定會優先考慮在臨港工作,我非常喜歡在臨港既充實又詩意的生活,更忘不掉臨港最美的夕陽。

回憶在熱土上續寫新篇
親眼見證巨變,這是我扎根的理由 

講述人:劉伸上海電機學院 動力工程專業研三

在我眼里,臨港是個承載夢想、實現夢想的地方。對于臨港,我有著深厚的感情,因為在這片東海之濱,我度過了本科和研究生7年的校園生活。

在上海電機學院的校園招聘會上,我找到了中國飛機強度研究所的實習機會。研究所位于臨港,因為我實習的態度和表現被認可,最終我收到了意外之喜,簽約中國飛機強度研究所,從事國產大飛機靜力/疲勞試驗設計工作。接受采訪時,記者問我,我的同事都畢業于哪些高校,我想了想,他們都是來自各地知名高校的學霸。

可以說,這份就業機會來之不易,這離不開學校對于我專業知識以及創新研究思維的培養,也離不開臨港新片區這片熱土帶給我的時代機遇。

我本科學的是電氣工程,研究生學的是機械學院的動力工程專業。最初,研究生的學習方法和本科時期有很大的轉變,本科偏向老師傳授知識及實驗操作,研究生偏向個人去探索一個全新的領域,創新占很大比重。所幸,我的導師給我提供了很多幫助,每周都會幫我單獨輔導一次,讓我較快找到自己的研究生方向,即復合材料結構的應力集中問題,偏向于力學理論。

工科學習給人一種學海無涯的感覺,但本科的實操課程和老師的指導,就像一盞盞明燈,給我指明前進的道路。在小組作業中,我們用直流電機做成的簡易微型電腦,通過C語言編程,制作音樂八音盒。通過代碼,將選定好的旋律放入、切換歌曲、音量調節,隨后通過旋鈕實現特定步驟。

雖然這個“八音盒”外觀是簡易的電路板,但當優美的旋律響起時,一種成就感油然而生。在整個實驗過程中,C語言編程是最有難度的部分。因為邏輯復雜,每一個循環的嵌套比較難實現,整個過程要特別仔細,一旦出現一個小bug,就會前功盡棄。

每當學習和生活上遇到挑戰時,我的腦海里都會響起那個簡易八音盒的優美旋律。有朋友問我,是怎么拿到中國飛機強度研究所offer的,我的答案很簡單:踏踏實實、博學篤行,后面四個字也是我們學校的校訓。當時,我是在學校的招聘會上看到中國飛機強度研究所在招實習生,當時桌上已經放有厚厚一沓的簡歷,我甚至沒想到自己會被選中。實習面試時,因為我的研究生研究方向和他們想招的實習崗位較契合,于是面試成功。

4個月的實習期間,我主要參與撰寫實驗報告,從而進行成果轉換,這也是我比較擅長的部分。當聽說研究所要和我簽約時,我很驚訝。回想這段實習經歷,當你不走捷徑,腳踏實地時,功夫不負有心人。

從臨港學習,到如今即將在臨港工作生活,臨港是個適合年輕人安居樂業的新城,周邊的配套設施越來越完善。我印象深刻的是,2017年我剛來臨港,學校周邊都是高高的蘆葦蕩,學校周邊馬路幾乎看不到車,新種的樹木光禿禿的;2019年,隨著臨港新片區成立,臨港可以說是日新月異,塔吊林立;如今,商場、公園和文化場所應有盡有,發生很大的變化。親眼目睹臨港新片區的發展和變化,在臨港學習生活的朝朝暮暮,也成為我想留在臨港、扎根臨港的理由。




棋牌游戏平台开发| 百家乐官方网站| 百家乐缩水| 百家乐官网投注五揽式| 网上百家乐打牌| 澳门赌百家乐官网打法| 新东方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百家乐官网真人娱乐场| 圣淘沙百家乐官网游戏| 视频棋牌游戏| 百家乐扑克片礼服| 沈阳盛京棋牌下载| 百家乐10个人| 新百家乐官网庄闲路单图记录| 德州扑克平台| 百家乐赌博论坛| 鄂伦春自治旗| 真人百家乐官网赢钱| 百乐门娱乐| 百家乐玩揽法的论坛| 六合彩开奖查询| 网上玩百家乐会出签吗| 百家乐官网免费送现金| 百家乐官网天天赢钱| 大发888信誉平台| 百家乐下路教学| 涂山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平泉县| 澳门博彩股份有限公司| 网上百家乐骗钱| 百家乐官网破解仪| 百家乐官网正反投注| 百家乐官网实战玩法| 大发888真钱娱乐场下载| 百家乐赌王有哪些| 百家乐官网娱乐网佣金| 现场百家乐官网平台源码| 正规博彩通| 线上kk娱乐城| 免费百家乐分析工具| 罗浮宫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