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兩百余名來自臨港五所大學的“紅軍們”肩扛隊旗,追尋紅色足跡、感悟長征精神。 新民晚報記者 孫中欽 攝(下同)
85年前長征中翻越雪山、跳出包圍圈、救援受傷戰(zhàn)友的一幕幕,今天上午在位于臨港的上海海事大學校園內外“重演”。兩百余名來自上海海事大學、上海海洋大學、上海建橋學院、上海電機學院和上海電力大學的“紅軍們”肩扛隊旗,身著戎裝,在歷時一天的活動中,追尋紅色足跡、感悟長征精神。
“長征”伊始,在上海海事大學國防教育基地,“紅軍們”聆聽負責人闡述長征路線、描繪長征場景。演講“暗藏玄機”,大家在感悟長征精神的同時,需要從話語中找尋安全“戰(zhàn)略大轉移”的線索。闡述完畢,五所高校師生、16支“紅軍隊伍”帶著自己發(fā)現的線索按照四條特定路線開始“急行軍”。
面對前有空氣稀薄的“冰山雪嶺”,渺無人煙的“沼澤草地”,后有追兵阻,至親戰(zhàn)友陸續(xù)受傷倒下等情景,“紅軍”踏著堅定的腳步,勇往直前。他們跨障礙越野,“翻雪山”“過草地”;極速沖刺,奔襲過“染毒地帶”;為行軍路線搜集情報;為救護傷員尋找草藥……16支隊伍克服挑戰(zhàn),陸續(xù)完成8.4公里的“戰(zhàn)略大轉移”,在“集結地”勝利會師。中午,“紅軍”們還品嘗了食堂特意準備的紅米飯、南瓜湯。
在16支隊伍中,有一支由輔導員組織的教師隊伍。參與其中的上海海事大學物科學院輔導員姚昌告訴記者,學院在暑期組織了長征精神的實踐隊,去往瑞金和遵義參觀學習。回到學校后,還組建了長征與信仰宣講團,把自己的所見所聞用同齡人的語言告訴身邊同學。今天的“紅軍行”活動,姚昌班里的十余位同學也報名參加,“這是一堂很有意義的思政課。”
該校馬克思主義學院研一女生劉丹說,自己今天對“團結”有了新的認識。她學習的方向是思想政治教育,這場活動也對她啟發(fā)良多。“通過親身體驗長征模擬場景,讓我們感受到紅軍長征過程中的艱辛,體會到祖國繁榮昌盛的來之不易。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長征,身為青年學子,我們應當認真學習專業(yè)知識,提高自己各方面能力,更好地傳播自己的光和熱。”
新民晚報記者?郜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