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新型敏感材料與氣體傳感系統
主要內容:氣體傳感能實現對有害氣體和可燃氣體的定性和定量檢測,在軍事國防、公共安全、環境監測和智慧醫療等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報告人在微納信息感知技術領域,圍繞納米材料結構、器件結構模型和傳感機理等進行了系統深入研究,實現了敏感材料形貌、取向和精細結構等特征控制,構建了基于納米結構薄膜的“類神經元”網絡氣體傳感器件模型,揭示了典型納米結構導電網絡中活性位點與氣體分子的相互作用規律和電荷轉移室溫響應機制。此外,采用材料增感和軟件算法的“軟/硬”補償策略,大幅提高傳感陣列“電子鼻”對多組分氣體的識別能力,研制出高靈敏便攜式氣體傳感系統和多功能傳感測試設備。研究成果貫穿敏感材料開發、傳感電路設計、后端算法優化和傳感系統集成的全套技術流程,系統總結了傳感材料和傳感性能的構效關系,實現傳感活性中心人為設計,揭示了氣體傳感的傳感機制和傳感基元反應動力學過程,對實現氣體傳感器物聯網大規模應用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專家姓名:楊志
工作單位:上海交通大學
專長和學術成就: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上海市“東方學者”特聘教授,上海市優秀技術帶頭人,上海市浦江人才。主持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和上海市科委基礎研究領域重點項目等20余項項目。已在國際著名學術期刊上共發表SCI論文200余篇,被引用10000余次,單篇最高783次,ESI高被引論文15篇,H-index學術指數52。2015和2016年連續兩年獲英國皇家化學會“Top 1%高被引中國作者”。合編專著1本,授權發明專利30余項,轉讓發明專利4項,獲得2017年度教育部自然科學二等獎(排名第二)。
專家簡介:上海交通大學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微納電子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 “薄膜與微細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副主任,SCI期刊《Nano-Micro Letters》創刊副主編(影響因子:12.264)。
時間:2020-11-21 10:00:00
地點:物流樓506
新型敏感材料與氣體傳感系統
( 講座具體信息以數字平臺通知為準!)

掃碼分享本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