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日語語言文學系列講座》(第三講)日語的自動詞和他動詞

主題:2020年《日語語言文學系列講座》(第三講)日語的自動詞和他動詞
主要內容:迄今為止,關于日語的自動詞和他動詞尚無明確的結論,甚至沒有一個明確的、得到普遍認可的定義。 本講座在回顧以往研究的基礎上,梳理出需要解決的問題: ①日語的動詞能否分為自他兩類?一些研究中談到了日語中自他動詞的區別并不明確的問題。 ②是否應該把「を」看作他動詞的標識。 ③關于他動詞所涉及的對象物。以往研究中提到了“作用于對象物(働きかける)”、“有對象物句子的意義才完整”、“對象物發生變化”等。需弄清對象物性質如何,以及自動詞是否就不作用于或涉及對象物。 ④關于自他動詞的意志性問題。關于一些感覺、感情類他動詞作用于對象物之意較弱的現象如何解釋。 在逐一分析上述問題的基礎上,做出了日語自他動詞的定義,并對于相關問題做出考察和分析。 他動詞表達動作主體作用于或涉及對象物(賓語),對象物一般用「を」表示,也有部分對象物用「に」表示。表示賓語時的「を」「に」并存,可以看作是因為日語自他動詞分化不徹底。分化不徹底還體現于同形自他動詞的存在上。他動詞能夠構成直接被動態。自動詞表達動作主體的動作、變化等,所涉及的對象物(對象語)用「が」表示。自動詞不能構成直接被動態。自他動詞的區別與動詞的意志性、意圖性關系不大。有些自動詞也使用「を」格賓語,主要有3種情況:通常無需賓語即可表達完整內容、但有時需要賓語部分才完整;賓語屬于主語時;表達動作主體的移動。只有他動詞沒有相應的自動詞、而表達上需要自動詞時,可用可能態代替。只有自動詞沒有相應的他動詞、而表達上需要他動詞時,可用使役態代替。除他動詞外,還有使役意義他動詞時,使役意義他動詞表示主語(動作主體)的直接動作,使役態表達吩咐、命令使役對象做某事,但沒有這類使役意義他動詞時,即使是動作主體的直接動作,也需要使用使役態。
專家姓名:吳侃
工作單位:同濟大學
專長和學術成就:日語詞匯研究、語法研究、新詞日譯研究
專家簡介:吳侃,同濟大學二級教授、日本關西學院大學文學部、同志社女子大學文學部客座教授,博士生導師。畢業于吉林大學外語系。在日語語法、詞匯研究領域成果卓著,近年有發話研究、漢語新詞日譯、日語自他動詞等代表性論文,還編著有《高級日語》1-4冊、《漢日翻譯技巧與實踐》等使用廣泛、影響深遠的教材,以及《漢語新詞的日譯研究與傳播調查》等專著。
時間:2020-11-04 15:00:00
地點:騰訊會議111 971 391

( 講座具體信息以數字平臺通知為準!)

掃碼分享本頁面
掃碼分享本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