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帆踏浪——上海海事大學“吳淞”號特種模擬船啟航
日前,臨港第一中學和臨港第一小學的孩子們,以“小大學生”的身份,開心地走進上海海事大學校園,在商船學院老師的帶領下,首次登上 “吳淞”號——全球規模最大、功能最全的全組合式液貨模擬船,在駕駛室當起了“小小船長”……由交通運輸部和上海市共同出資4000萬元建成的“吳淞”號組合式液貨模擬船,自去年底完成驗收、正式投入使用后,不僅成為上海海事大學學生新的“海上虛擬課堂”,國內外培養液貨船員規模最大、功能最齊全的實訓基地,也成為臨港地區高小聯動構建大教育體系,打造“兒童大學”的實踐課堂。
自主研發,功能最齊的液貨船實訓基地
?“吳淞”號為鋼質結構,全長60.8米,寬10米,上層建筑共有4層,每層層高2.1米。其中上層設駕駛室及海圖室,中上層設LPG貨控室、LNG貨控室、居住艙室和衛生間,中下層設油船貨控室、化學品船貨控室、二氧化碳鋼瓶間和衛生間,下層設集控室、泡沫間、干粉間等,最下面還有各式貨艙、污油水艙、專用壓載艙、泵艙和機艙等。
據“吳淞”號建設項目組組長、上海海事大學商船學院胡以懷教授透露,這艘組合式液貨模擬船是目前全球首艘將4種液貨船貨艙及裝卸系統集成在一起的教學實驗平臺,通過把大型油船、散裝化學品船、液化石油氣(LPG)船、液化天然氣(LNG)船4種船型有效集成,構成一艘全功能的液貨船特殊培訓模擬船。
走進 “吳淞”號特種模擬船,在1000多平方米的實驗艙里,LNG液貨艙、LPG儲液罐、貨油艙、散裝化學品艙、污油水艙、專用壓載艙、機艙、泵艙及4種船型的貨控室、液貨操作系統、惰氣系統、可燃氣體探測系統、火警探測與報警系統、各類固定式滅火系統、閉路電視監控系統等4種液貨船型的重要設備,被巧妙地集成在一艘鋼質船體內。記者了解到,“吳淞”號的設計,充分地體現了油船、液體化學品船和液化氣(LNG & LPG)船的特點和發展趨勢,并能滿足STCW公約馬尼拉修正案對液貨船船員的教學和實訓要求。
不必出海,“吳淞”號便能模擬出在大海上 “揚帆踏浪”的實景:在模擬駕駛室中,“船長”大聲下達命令,“舵手”邊回應邊操縱船舵,一側的“瞭望員”則密切注視著前方。在他們面前,碧波中的“特種船”正駛向前方的港口。船舷兩側的其他輪船,以及岸上的燈塔、建筑赫然可見。在貨控室內,“三副”密切注視著顯示屏上的各式閥門和管路,緊張有序地進行著各種操作,保證液貨的安全駁運和裝卸作業……
?“另外,組合式液貨船模擬教學平臺還有4套液貨船操作模擬器和仿真訓練軟件,全部由我們商船學院科研團隊自主研發。”胡以懷教授介紹道。
支撐航海教育需求,服務國家海洋強國戰略
“隨著船舶技術的發展,新船型、新設備的不斷運用,對航海教育提出了更新要求。建造特種(液貨)模擬船教學平臺,是為了應對國內國際液貨船船員培養的需求。”
上海海事大學黃有方校長表示,世界能源供需矛盾日趨緊張,液化天然氣和石油氣國際貿易日益頻繁,液貨船的需求不斷增長。特別是近年來,我國正在加快組建大型油船、液化石油氣和液化天然氣船隊,原油運輸安全保障將越來越重要。
如何在短時期內全面提高液貨船的專業管理水平和船員的技術力量,培養出合格、優秀的液貨船船員隊伍,是一個迫在眉睫的問題。
“為了適應國家對能源戰略的需求和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的需要,作為以航運、物流、海洋為特色的上海海事大學,在上海建立一個先進的、綜合性的液貨船船員教育和培訓基地,從技術、人才和科研等方面服務國家戰略的需求責無旁貸。”黃有方校長說。
6年孕育,打造一流液貨船模擬教學平臺
據介紹, “吳淞”號2011年啟動可行性論證,由交通運輸部和上海市共同出資建設,由上海佳豪船舶工程設計公司設計,滬東中華造船(集團)有限公司承建。該項目從立項、可行性研究、到方案設計、論證、建造招標、現場建造,再到建成驗收和整體試運行,整整用了6年的時間。
學校成立了以胡以懷教授為項目組組長、張建華輪機長為監造組組長、許樂平教授為顧問等20余人組成的建設項目組。由于這種陸上的組合式液貨模擬船,目前全世界沒有相應的參照標準,在設計和建造過程中的難度可想而知。特別是在建造過程中,項目組遇到地質條件差、場地受限、現場施工安全難保證、特種設備采購困難、水池滲水、船體變形、LNG艙壁焊接、艏尖艙散熱不足等重重困難。他們想方設法、攻堅克難,商船學院肖英杰院長現場坐陣指導,伍生春、賀獻忠、趙觀洋、張華武、陶慶豐、許智靈、郭榮華、鄧建民、馬義平、王忠誠等老師積極配合,最終保證了“吳淞”號的順利建成。
全程參與該教學平臺建設工作的實驗室管理處朱亞軍老師,清楚地記錄下了整個項目建設的重要時間節點:
2011年8月3日,交通運輸部正式下文,批復建設“特種(液貨)模擬船教學平臺”項目。
2011年9月10日,學校領導到商船學院召開項目建設協調會。
2012年1月14日,在老校區海云賓館召開特種(液貨)船教學實訓平臺建造總體技術方案專家論證會。
2012年5月18日,確定上海佳豪船舶工程設計公司為液貨模擬船的方案設計單位,開始工程設計。
2012年10月27日,經過7次討論和修改特種船設計方案,學校召開液貨模擬教學平臺總體方案專家研討會,對設計方案進一步完善,并通過設計方案。
2012年9月~2013年10月,模擬船建造招標,滬東中華造船(集團)有限公司中標,成為該項目承建單位。
2014年1月~2015年7月,進行模擬船建造及配套工程建設。2015年5月,監造組對模擬船及配套工程質量進行初步驗收。
2015年7月,項目組對模擬船進行系統測試。
2015年8月~12月,滬東中華造船(集團)有限公司開展模擬船整改。
2016年1月19日,召開組合式液貨模擬船建造工程驗收會。
2016年2月~10月,模擬船進行設備和系統試運行。
2016年10月26~28日,上海海事局組織審核組對“吳淞”號特種(液貨)船培訓項目進行了現場核驗。
審核組專家認為:該教學平臺硬件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具備液貨船船員培訓項目所需的場地、設施、設備;學校師資齊全,滿足船員培訓管理規則中對液貨船培訓教學人員的要求。達到了開展油船和化學品船貨物操作基本培訓、油船貨物操作高級培訓、化學品船貨物操作高級培訓、液化氣船貨物操作基本培訓、液化氣船貨物操作高級培訓5個項目的許可條件,核驗予以通過。
“目前,該特種船已全部完成工程建造和設備調試,并已結束半年的設備和系統試運行,可以進行本科教學和船員培訓。”朱亞軍老師介紹說。
船上實操,練就學生航海真本領
據了解, “吳淞”號自2016年1月建成以來,已為丹麥輪機工程學院的學生開設實習課1次,為本校輪機工程本科生開設液貨船實習課1次,接待國內外領導和專家參觀100多人次,得到了一致的好評。
談到“吳淞”號液貨模擬船今后的使用,商船學院院長肖英杰表示,學校已經為商船學院本科生開設了“特種船舶船運輸”選修課程,并計劃組建2個特種(液貨)船專業特色班,以滿足我國目前液貨船船員隊伍培養在數量和質量上都難以滿足現實的需求。“學生畢業后,定向分配到各液貨運輸船舶公司,為國家交通運輸行業的發展注入新的血液。”
在師資方面,學校目前已通過自己培養和引進人才等方式,組建起一支熟悉液貨船操作,管理經驗豐富的師資力量。其中大型油船船長2名、大型油船輪機長4名、化學品船船長2名、化學品船輪機長3名、液貨船船長2名、LNG船三副2名。同時,學校還會聘請國外液貨船領域的專家,登上“吳淞”號,來給學生們授課。
臺磊老師和常俊宇老師便是學校此次引進的、具有液貨船實船工作經歷的專業老師。中國目前擁有6艘液化天然氣船(LNG)船,他們都曾經在其中的船上工作過,今后將上船給學生上課。
眾所周知,油氣和化學品屬于易燃、易爆、有毒的物質,它們的運輸有特殊的要求,對特種船人員的操作培訓非常重要。上船與不上船有什么區別?常俊宇老師解釋,由于船舶的特殊性,在教室里講授船上系統的操作很抽象,學生沒有感性的認識。上船之后,系統反映在每個機器上,運行過程一目了然。這樣的學習機會,對將來要上這些特種船的準海員們彌足珍貴。“另外,通過在實船環境中進行模擬實驗,既能保證學生的操作時間,又杜絕了環境危險,可以實現原先難以完成的教學任務。”
同時,“吳淞”號不僅用于學生教學,學校還將充分利用這一航海教育資源,培訓海內外高級液貨船船員,在實訓基地接受業務和技能培訓,服務國內外航運業。
“未來對液貨船高級船員的培養,不但要求具備扎實的理論基礎和專業技術,而且還要具備液貨船所特有的實際動手能力,特別是緊急情況下的應急處置能力。以每期40名學員計算,一年開展4期,學校每年可接受160人次高級培訓。”胡以懷教授做了一個估算。
?此次,“吳淞”號特種模擬船還是一個科研平臺。船上不僅設有科研學術交流場所,機艙內還配備有一套六自由度液壓搖擺平臺。其承重4噸,可真實地模擬船舶在海上六自由度姿態和頻率,例如縱搖、橫搖、垂蕩等運動形式,用于試驗研究船舶搖晃和液貨晃蕩對船舶結構的影響,也可作為海洋工程船的科研之用。
秉承吳淞精神,培育航運領軍人才
“ ‘吳淞’號的建設,將能夠滿足國際公約的最新要求,同時也是培養中外高端航運人才的基地。她將與‘育鋒’‘育明’兩艘遠洋教學實習船和‘天鷹’‘天琴’兩艘無限航區遠洋訓練船一起,組成上海海事大學陣容強大的教學船隊,支撐我國海洋運輸強國建設的巨大人才需求。”上海海事大學黨委書記金永興在“吳淞”號特種模擬船整個建設過程中,給予了莫大的關心和支持,并對“吳淞”號秉承吳淞商船精神,培育航運英才寄予厚望。
金永興書記表示 ,“吳淞”號投入使用后,將能夠滿足海事局關于液貨船船員特殊培訓機構的設備和設施配置的標準,完成本科教學和船員培訓功能,在散裝液貨船教學、培訓和研究領域拓展新的空間。同時,學校將以“吳淞”號特種模擬船教學平臺為著力點,進一步加大投入,提高特種(液貨)船的培訓師資配備標準,加強專業人員配套,充分發揮特種(液貨)船模擬教學平臺的效用,為上海乃至全球培育更多航運領軍人才。
秉承吳淞商船精神,助推海洋強國建設。“吳淞”號,正如它的名字一樣,我們衷心祝愿,這艘承載著建設航運強國夢想的“巨輪”,載著我校的“準海員”們,秉承“忠信篤敬”的吳淞商船精神,在廣闊的“海上虛擬大課堂”歷練真本領,劈波斬浪,駛向蔚藍,更好地為國家航運事業、為“一帶一路”建設和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