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國航海學會學術年會在上海海事大學舉行

10月14日至15日,2015年中國航海學會學術年會在我校舉行。中國航海學會理事長徐祖遠、常務副理事長劉功臣、秘書長趙東野,海軍司令部軍訓部航海業務長梁鎖橋,交通運輸部東海救助局局長陸鼎良,江蘇海事局局長張同斌,中國船東協會副會長張守國,中海集裝箱運輸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馮幸國,上海中國航海博物館黨委書記、副館長張東蘇,上海海事局副局長常富治,中國船級社上海分社副總經理徐立,大連海事大學副校長潘新祥,上海海事大學校長黃有方、副書記兼副校長孔凡邨、副校長肖寶家,以及上海、廣東、遼寧、黑龍江、江蘇、浙江等省市航海學會和中國航海學會各專業委員會代表等200余人出席年會。

黃有方校長在開幕式上致歡迎辭,代表學校對各級單位多年來對學校的關心和支持表示感謝。他表示,近年來,學校主動對接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大力推進辦學模式創新,先后成立了“上海國際航運研究中心”“亞洲郵輪學院”“上海高級國際航運學院”“中國(上海)自貿區供應鏈研究院”等人才培養和知識服務平臺,在教學、科研、學生培養、社會服務、招生就業、國際化辦學等方面取得了長足發展,尤其在航運、物流、海洋等領域發展迅速。目前,國家“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等重大戰略給航海教育和相關學科帶來了巨大的發展機遇,學校愿與業界共同努力,積極打造中國航海教育的品牌,提升競爭力,傳承航海文明,弘揚航海文化,履行歷史使命,推進航海人才培養,為國家航運事業發展、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作出更大貢獻。

徐祖遠理事長在講話中表示,舉辦學術年會旨在鼓勵學術參與,促進學術進步,形成濃厚的學術氛圍。他指出,中國航海學會要將提高學術活動質量作為能力建設的突破口之一,以引導和規范為目標,以建立完善機制為手段,以加強和提高專業委員會建設為基礎。不斷提高認識,把學術研究的主題聚焦到振興航海事業、服務“一帶一路”“海洋強國”的戰略需求上來。要繼續倡導嚴謹的學風和良好的學術道德,培育積極和寬松的學術生態。要結合航海事業的發展、結合航海科技進步、結合學會自身建設來落實黨“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徐祖遠理事長還為第一屆中國航海學會青年科技獎獲得者頒發獎牌。

中國交通通信信息中心副主任林榕、交通運輸部東海航海保障中心主任王鶴荀分別作了題為“北斗衛星導航系統航海應用現狀與發展”“極地航海保障技術”的主旨報告。

黃有方校長在大會上作了題為“航運發展新業態”的專題報告,從全球航運業現狀與趨勢入手,介紹了我國航運業創新發展的動因,同時從強化緊跟國際政經形勢的應對措施、強化對接國家重大戰略的頂層設計、強化承接供應鏈戰略的能力建設、強化適應轉型創新發展的風險控制等幾個方面闡述了對航運業發展的思考。

中遠集團原副總裁、中國海事仲裁委員會委員雷海,國家海洋局中國極地研究中心王建忠,武漢理工大學航運學院教授劉敬賢,南海航海保障中心主任江德亮,著名航海家翟墨分別作了題為“世界集運,看中國方陣的設想與優勢”“極地水域航行的操縱技術研究”“長江干線航行突發事件系統特征及應對技術”“指引海上絲綢之路的明燈——南海燈塔建設的實踐與展望”“重走海上絲綢之路的感悟”的專題報告。

閉幕式上,肖寶家副校長在講話中表示,眾多航海界精英參加的中國航海學會學術年會在我校召開,必將對我校航海學術研究產生深遠影響。在教學、科研,尤其是航海教育方面,學校希望得到大家一如既往的支持和幫助。

劉功臣副理事長作總結講話。他說,“服務航海經濟、服務航海科技事業、服務廣大航海科技工作者”是中國航海學會辦會的宗旨和出發點。希望廣大航海科技工作者利用好學術年會的平臺,端正學術道德,積極研究,多出成果,不斷增強航海科技研究學術引領作用。

本屆年會上,76篇論文獲評優秀論文,其中一等獎1篇、二等獎2篇、三等獎6篇。35篇論文分別在3個分會場進行了交流。

徐祖遠理事長致辭
黃有方校長致辭
徐祖遠理事長為第一屆中國航海學會青年科技獎獲得者頒獎
開幕式現場
論文分組交流
閉幕式現場
撰稿、攝影:宣傳部、校長辦公室
掃碼分享本頁面
掃碼分享本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