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舸爭流青春志 雷鋒精神照航程
春潮涌動千帆競,志愿星火照航程。過去的一年中,上海海事大學青年志愿者以“百舸爭流”之勢,揚青春之帆破浪前行,值此第62個“學雷鋒紀念日”和第26個“中國青年志愿者服務日”交匯之際,海大志愿者將持續點亮奉獻之光,將雷鋒精神深植于新時代的浪潮之中。
青春志愿揚帆,在大型賽會中展現海大擔當
從體育賽場到進博舞臺,從國際論壇到學科前沿,上海海事大學青年志愿者的身影始終閃耀。50余名志愿者護航奧運會資格賽,以專業服務共筑賽事精彩;80余名志愿者服務第七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以青春擔當展現中國青年風采;20余名志愿者亮相北外灘國際航運論壇,以專業視角助力全球航運對話;200余名志愿者參與滴水湖高能級航運服務業創新大會、上海電視節等大型賽會論壇活動,為臨港新片區增添一抹耀眼的“海大藍”。
學校與上海天文館、上海博物館等17個場館建立長期合作關系,累計5000余名志愿者服務總時長達23569小時。海大志愿者以“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為羅盤,在各類活動中劈波斬浪,將青春擔當鐫刻在每一次微笑指引、每一份數據核對、每一場應急保障中。
匯聚青春力量,服務新片區高質量發展
在“社區青春行動”活動中,校院兩級團組織對接16個社區,2100余名學生進社區開展學科輔導、普法宣傳、童書閱讀等志愿活動。
經濟管理學院“閱”開心兒童閱讀發展項目,專注于兒童繪本閱讀,為臨港新片區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們創造一個溫馨、舒適的閱讀環境;外國語學院充分發揮多語言、文化溝通優勢,青年志愿者依托多語言服務中心累計開展17次中大型活動,服務海外人才達1200人次;法學院開展家門口的“360法律服務站點”,解決社區居民和村民的法律疑問,助力新片區法治建設,服務廣泛覆蓋居民達上萬人次;馬克思主義學院以滴水湖光黨群中心為陣地,將理論宣講、情景互動與志愿服務深度融合,構建服務“紅色樞紐”,覆蓋800人次。
從紅色教育到文化傳承,從城鄉互助到青春實踐,志愿者以創新為帆、以奉獻為錨,在特色項目中賡續雷鋒精神的時代脈搏。
發揮專業特色,繪就百花齊放的志愿圖景
學校志愿服務團隊立足學科特色,以專業賦能實踐,豐富了海大志愿服務的內涵。在“千企百港調查”社會實踐中,學校47支隊伍,依托“雪龍”號等平臺,前往全國各地開展航運文化普及228場,宣傳航海文化、弘揚志愿精神。
商船學院“微塵”團隊面向學校后勤餐飲職工子女年度開展義教12期,將航海知識課堂與課業輔導交織,鋪就多元成長航道;交通運輸學院“滿天星”團隊打造“星火遠航”志愿服務項目,以交通智慧串聯社會需求,全年開展服務活動100余場;物流工程學院“大風車”團隊化身“物流引擎”,協助智能制造大賽主辦方進行設備調試、擔任評委助理以及維持現場秩序等,全年服務558人次;信息工程學院與徐悲鴻藝術學院圍繞“保護海洋”“綠色發展”,奔赴東海海岸清除海洋垃圾600余公斤,繪制海堤120余米,引領青年參與海洋生態環境治理。海洋科學與工程學院和物流科學與工程研究院的志愿者發揮專業優勢,服務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與中國國際公共采購論壇成功舉辦。理學院依托“數理加油站”開展公益輔導,提升全校學生數理基礎,累計開展志愿服務200余次,服務全校學生410余人。海大志愿團隊如繁星綴海,以專業為帆、以奉獻為錨,在各自的航道上書寫新時代的雷鋒故事。
從東海之濱的碧波到國際舞臺的聚光,從學科實踐的深耕到生態守護的堅守,海大志愿者始終以雷鋒精神為燈塔,以青春熱血為動力,在奉獻的浪潮中勇立潮頭。未來,海大志愿者將繼續以“百舸爭流”的銳氣,錨定使命、破浪前行,讓雷鋒精神永遠照耀在新時代的壯闊征程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