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建功新時代 學習雷鋒志愿行

3月5日是第61個“學雷鋒紀念日”,也是第25個“中國青年志愿者服務日”。2023年學校志愿服務隊伍不斷壯大,學雷鋒活動逐漸融入日常,化作經常,志愿者們參與基層治理、科普講解、社區服務、科技發展等,逐漸打造成為更具特色的志愿服務團隊。

發揚航海精神,助力航運發展

傳播航海文化,助力航運業發展,學校2023年選派137名志愿者服務2023滴水湖高能級航運服務業創新大會,選派24名“小海鷗”志愿者2023北外灘國際航運論壇服務工作,選派13名志愿者服務2023年中國國際船艇及其技術設備展覽會。志愿者們持續發揮海事特色和專業特長,商船學院志愿者以“雪龍”號、“雪龍2”號科考船為平臺,以落實海洋強國為關鍵,開展極地考察船科普講解志愿服務,宣傳航海文化,弘揚志愿精神;交通運輸學院與中國航海博物館合作,開展航運文化志愿宣傳活動;經濟管理學院組建中國航海博物館志愿服務隊,在場館內提供各項幫助,志愿者們通過自身行動傳播航海知識,弘揚華夏文明。

發揚“螺絲釘精神”,助力社區建設

社區志愿服務的常態化、制度化、專業化、智慧化和可持續發展,始終作為學校志愿服務隊伍參與社區志愿服務的目標。信息工程學院開展臨海“清”年清灘志愿服務行動,組織120名志愿者參與海灘垃圾清理,以行動號召青年共同保護海洋生態;理學院選派30余名志愿者,深入社區開展“馨理美”數學公益答疑志愿服務活動,充分發揮基礎學科在服務社會、促進教育閉環方面的積極作用;法學院在社區黨群服務中心開展社區居民生活與法律咨詢、普法宣傳等服務,助力法治社區建設;馬克思主義學院開展“滴水·湖光”黨群服務站常態化志愿服務活動,助力中共一大的原點精神在滴水湖畔持續發光、發熱;徐悲鴻藝術學院發揮專業特長,在社區開展主題墻繪志愿服務活動,通過創意墻繪,助力綠色、生態、節能的社區建設;港灣學校為愛公益行,帶領身患重疾的孤殘兒童拼船模、讀書識字、玩游戲,以實際行動來講述“善人者,人亦善之”。

發揚求實創新精神,助力科技創新

科技創新為國家的發展提供驅動力,學校志愿者積極發揮專業優勢,助力科技的創新發展。物流工程學院選派志愿者認真檢查設備、擺放道具,為中國大學生機械工程創新創意大賽智能制造賽提供保障;外國語學院發揮專業優勢,選派志愿者專項輔助學生外語應用能力提升;海洋科學與工程學院選派18名志愿者,參與第六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的志愿服務工作,為科技發展貢獻青春力量;物流科學與工程研究院圍繞科研輔導開展學術沙龍志愿服務,通過“傳幫帶”助力新生科研攻堅克難。

商船學院志愿者進行極地科考船科普講解
交通運輸學院志愿者為小學生講解帆船模型
信息工程學院志愿者進行海灘清理
物流工程學院志愿者助力校內智能制造賽
馬克思主義學院志愿者為參觀團隊介紹“滴水·湖光”黨群服務中心
文字: 
團委
圖片: 
團委
編輯: 
姚旭
策劃: 
黨委宣傳部(新聞中心) 團委
掃碼分享本頁面
掃碼分享本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