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桂軍老師榮獲全國第七屆黃炎培職業教育獎杰出教師獎
2022年3月2日,中華職業教育社公布了全國第七屆黃炎培職業教育獎獲獎名單。學校港灣校區胡桂軍老師榮獲杰出教師獎,他也成為上海市唯一一位獲此殊榮的老師。“黃炎培職業教育獎”是中華職業教育社創立,經中共中央、國務院專項審核通過的職業教育領域的國家級獎項,是被職業教育廣泛認可的知名獎項。本屆黃炎培職業教育獎共評選出優秀學校獎55個、杰出校長獎54名、杰出教師獎103名、杰出貢獻獎5個。
三尺講臺,托起一位港機企業專家的教師夢
胡桂軍老師曾經在一家具有100多年歷史的大型央企擔任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主任、高級工程師職務。2011年12月調入上海海事大學,曾任港灣校區機電系主任、專業帶頭人。2015年起,擔任上海市教委胡桂軍機電專業名師培育工作室主持人。歷任“全國交通運輸職業教學指導委員會交通工程機械類專業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交通職業教育研究會職業教育分會交通工程機械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等職務。現兼任全國起重機械標準化技術委員會臂架起重機分技術委員會(SAC/TC227 /SC4)副秘書長。
胡桂軍老師依托其多年在港口機械領域所積累的技術與管理經驗,在10多年的教學實踐中,先后承擔了多門專業基礎課程、專業核心課程的教學任務。他的課理論與實踐并重,引用大量的企業工程實際案例,對學生產生了極大的吸引力,因而受到了學生和同行們的好評,取得了突出的成績,逐步成長為一名能夠引領學校專業建設和課程改革與發展的“雙師型”教師。
多年的辛勤耕耘,胡桂軍老師在教學、科研工作中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他曾榮獲2017年首屆上海市黃炎培職業教育獎杰出教師獎、2016年度上海海事大學“劉浩清”教育優秀獎、2017度上海海事大學第九屆“師德標兵”暨“我心目中的好老師”等榮譽稱號。
近年來,胡桂軍老師分別榮獲省部級及行業優秀成果一等獎3項、二等獎3項、三等獎4項;主編或參與完成專著2本、教材2本;主持或參與起草港口機械方面的國家標準3項;發表各類論文12篇。胡桂軍老師曾主持完成了教育部科研項目:“港口機械運行與維護”專業教學標準制訂,由教育部正式發布實施;主持完成了上海市教委科研項目:“國際水平的職業教育機電設備安裝與維修專業教學標準開發”,由上海市教委正式發布實施。
因材施教,弘揚踐行黃炎培職業教育思想?
黃炎培是我國職業教育的開拓者、奠基人,他的職業教育思想主要包括服務社會、服務人民的辦學宗旨。胡桂軍老師在深入學習黃炎培職業教育思想基礎上,結合本專業的實際情況,在教學中進行了弘揚和踐習。他認真做好機電設備安裝與維修專業建設,參加上海市國際水平專業教學標準試點實施工作,提高人才培養的國際化水平。
胡桂軍老師注重培養學生的職業道德、敬業精神和可持續發展能力。他為學生開設了一門《項目管理與職業素養》課程,所形成的典型案例“安全生產的職業素養養成”被上海市教委研究室收錄在《對接國際先進水平,提升人才培養質量》一書中,這是一次思政進專業課堂的有益探索。
胡桂軍老師積極通過“翻轉課堂”等現代化教學手段,做好專業課程改革、教材與教學資源開發、信息化建設等工作,充分利用上海市教委“胡桂軍機電設備安裝與維修名師培育工作室”的平臺,在學校與聯合培養企業之間、指導老師與學員所在學校之間建立良好的交流與合作機制,開展教學、科研等課題研究。
作為一名行業的資深專家,胡桂軍老師還積極投身于科研成果轉化為教學資源的探索之中,在專業教學的發展和創新中不斷做出嘗試。他利用擔任全國起重機械標準化技術委員會臂架起重機分技術委員會(SAC/TC227/SC4)副秘書長的有利條件,先后主持或參與完成了《港口起重機設計規范》《輪胎式集裝箱門式起重機》《港口門座起重機》等國家、行業標準制訂,每年還要進行10多個國家、行業標準的審查。這些教學與科研有機結合的模式,極大地豐富了學校教學所需的資源,對于提高教學水平大有裨益。
2020年伊始,突然而至的疫情,使學校師生無法返校采用線下教學方式上課。關鍵時刻,胡桂軍老師發揚黨員的模范帶頭作用,帶領機電專業的7位任課老師,一個學期共完成了13門專業課程的線上教學工作。實現了上海市教委“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的要求。
注重實踐,精心培養學生專業實踐能力
作為一名來自企業的高級工程師,胡桂軍老師十分重視校企合作,關注學生專業實踐能力的培養。他聘請了多位上海振華重工集團有限公司的專家擔任專業特聘兼職教師,每年都會組織本專業的教師和學生到企業生產現場,參加專業實踐活動,讓這些特聘教師進行授課、開展專業實踐教學活動。通過校企合作、現場教學,極大豐富了學生的專業實踐認知。
胡桂軍老師在企業工作的經歷,讓他對學生畢業后的發展情況有著深刻的了解。為此,在教學中他尤其重視“教學過程與工作過程的對接”。他在教學中強調“教學目標、知識目標、技能目標、情感目標與工作目標的對接;教學環節與工作流程的對接”,教學過程采用“理論(教室授課)、實訓(實驗室模擬)、實踐(企業真實場景)”三部曲。
? ? 胡桂軍老師在近幾年的《港口起重輸送機械》、《港口裝卸搬運車輛》、《橋吊模擬器》、《液壓與氣動技術》等課程教學中按照“教學過程與工作過程的對接”要求,將課程實踐部分搬到上海振華重工生產基地和上港集團集裝箱碼頭去上課,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胡桂軍老師還主講上海市精品課程“港口起重輸送機械”,主持中國交通教育研究會重點教學改革項目“基于微課的‘港機液壓技術’翻轉課堂在線資源應用研究”,參與上海市級教學改革項目“港航行業背景下《液壓與氣動技術》課程教學與仿真實訓中的信息技術應用研究與實踐”、“港航《液壓與液力傳動》數字教材與資源開發應用”,參與上海市級教學改革項目“基于虛擬現實的PLC三維仿真實驗平臺”等各類教學課題的研究工作。
悉心指導,專業教師傳幫帶成績斐然
對于職業教育來說,師資培訓一直是非常重要的一環。胡桂軍老師一方面積極探索適合我國國情的職業教育之路,另一方面,毫無保留的將自己的寶貴經驗傳授給年輕老師,傳幫帶成績斐然。
胡桂軍老師是上海市胡桂軍機電設備安裝與維修名師培育工作室的主持人,他承擔了上海市教委要求的培養3所中職校的3名骨干教師的重任。經過近4年的不懈努力,工作室研修、培訓達480課時。帶教和指導學員期間取得了良好的成績。
胡桂軍老師自2016年開始,被上海市教委聘請為“中職新進教師規范化培訓帶教導師”,已先后為上海11所職業院校培養了13名專業老師,每個老師的帶教時間約為一年,都通過了上海市教委的考核。部分學員的典型案例還被收錄、宣傳。
胡桂軍老師作為導師參加了學校“傳幫帶”結對子(第十二批)活動,帶教沈陽老師;參加上海海事大學“傳幫帶”結對子(第十四批)活動,帶教李妮娜老師。這些年輕老師可以從胡老師的言傳身教中學到很多專業教學技能、業務知識,可以有效地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使他們成長為能獨當一面、教學考核優秀、承擔多個教科研項目的骨干教師。
學校港灣校區的機電專業在胡桂軍老師的帶領下,自2016年4月啟動上海市品牌專業建設工作,從創新人才培養、校企深度合作、課程教學改革等方面取得了圓滿成功,并于2020年2月被上海市教委授予品牌專業;他還主持了“上海市教委機電設備安裝與維修國際水平專業教學標準試點實施”項目,使機電設備安裝與維修專業的教學組織形式、教學實施制度、機制建設等方面按照國際水平要求實施并有所創新。
雖然獲得了諸多成果和榮譽,但胡桂軍老師平時一直為人低調,處事嚴謹。平時同事或學生經常看到他背著雙肩包、步履匆匆行走在校園里。胡桂軍老師始終認為,教師能夠做到: “把學生當成自己的孩子”,才能真正感受到教師“責任重于泰山”真正含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