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海洋文學中的北極敘事與生態自救
主要內容:杰克?倫敦將阿拉斯加荒原寫進文學,開啟了文學中挑戰人類認知的北極敘事。由于地理環境的特殊性,冰、雪、海洋、極地生物與因紐特人形成密不可分的生命共同體,但在地球氣候變暖導致海冰消融的情況下,這個共同體的生存空間不斷被壓縮,傳統漁獵生活依賴的動態平衡被打破,多數因紐特人無法適應從茹毛飲血的石器時代到后工業化時代的突變。失去了適應極地特殊環境的傳統信仰與生態觀之后,酗酒、尋釁滋事、自殺已成為當代因紐特部族的常態。加里?保森(Gary Paulsen)、吉恩?喬治(Jean Craighead George)等作家對此深感憂慮,試圖通過書寫因紐特青少年,思考極地文化與經濟方式現代轉型的可能性,讓北極的生命共同體重現生機。在北冰洋無邊的冰原上,人是狗,人是海豹,人是鯨魚,人是萬物,一個曾被撕裂的生命共同體在青少年的自我探索中獲得圓融。作家們以詩的語言和模擬的北極薩滿敘事方式,創造了回歸極地生命共同體的想象。
專家姓名:朱驊
工作單位:上海海洋大學
專長和學術成就:國內賽珍珠研究專家,研究涉及世界海洋文學與文化、中美跨國書寫、離散與跨國主義理論以及對分課堂教學法等領域。
專家簡介:朱驊,文學博士,上海海洋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國內賽珍珠研究專家,研究涉及世界海洋文學與文化、中美跨國書寫、離散與跨國主義理論以及對分課堂教學法等領域。主持“20世紀以來中美跨國英文書寫中的上海”等社科基金項目,發表論文三十多篇,專著《美國東方主義的中國話語——賽珍珠中美跨國書寫研究》2015年獲全國美國文學研究會專著類一等獎,此外出版教材《世界海洋文學讀本》,建設慕課《世界海洋文學》。
時間:2020-11-04 13:30:00
地點:騰訊會議 ID:200 111 720
海洋文學中的北極敘事與生態自救
( 講座具體信息以數字平臺通知為準!)

掃碼分享本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