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播邀你“云端”學“四史”:上海海事大學物流科學與工程研究院星星之火實踐隊B站直播緬懷周均時等烈士
近日,上海海事大學物流科學與工程研究院星星之火實踐隊將實踐活動搬到了“云上”。因疫情常態化防控要求,實踐隊依托物流科學與工程研究院黨總支,變身B站“主播”,走進紅巖基地,向物流科學與工程研究院各黨支部、各團支部,海大學子,以及全國各地的網友介紹白公館的紅巖革命歷史,緬懷周均時等革命先烈。周均時先生也是1946年至1949年我校時任校長。
當主播鏡頭來到周均時烈士的關押場地時,重點介紹了周均時烈士的生平。周均時烈士是中國近代史上“科學與民主”精神的典型代表人物,也是我校時任1946-1949校長。他于1906年隨父到上海,就讀于上海中國公學;1910年考入上海高等實業學堂船政科;1913年畢業于吳淞商船學校。之后留學德國柏林工業學院,獲國家工程師學位,鉆研道學、計算學,通四國語言、是中國早期的“彈道專家”。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工業救國”未酬轉而投身教育。周均時擔任校長期間,經常勉勵學生“把握好時機勤奮專心讀書增長知識為國家航運做貢獻”而深受學生尊敬和愛戴。1949年8月20日,周均時烈士遭叛徒出賣被捕后拒絕國民黨的提審,拒絕國民黨的誘惑,表現了一位愛國學者的浩然正氣和錚錚鐵骨。堅毅不屈的紅巖精神以及愛國、務實、堅毅、嚴謹的吳淞商船精神在老校長身上得到了很好的詮釋。
直播中,主播還走進了許建業、陳然等烈士的革命故事;白公館內“小蘿卜頭”宋振中烈士監獄中求學、渴望自由的故事;周從化烈士牢房內刻遺詩:“失敗膏黃土,成功濟蒼生”,堅貞不屈,從容就義的故事;白公館內“一面特殊的五星紅旗”的故事;以及,犧牲在渣滓洞、白公館革命志士在生命最后一刻向黨總結出的八條意見,即獄中八條。在直播過程中,許多人被主播講述的事跡感動,通過發彈幕的形式表達了對烈士的敬意以及自己的情感,“此生無悔入華夏,來世還在種花家”、“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等。
直播結束后,許多同學也紛紛發表感言,胡筱淵同學說:“通過星星之火實踐隊的直播,讓我們得以參觀白公館,了解并學習了紅巖精神。我們深刻感受到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革命先烈這種偉大的精神將會永遠矗立在我們的心中,我們要以先輩們不怕犧牲、無私奉獻的革命精神努力學習,做好本職工作。”李由之同學表示:“此次直播學習讓我們對幾十年前革命者經歷的那段艱難歲月有了更清楚的認識,革命先烈們的精神是我們在工作學習中的寶貴財富。當前新冠病毒是全人類的敵人,在這場戰爭中,多少勇敢的逆行勇士舍‘小家’為‘大家’,奔赴抗疫一線救死扶傷,在他們的身上,無不彰顯了紅巖精神。作為一名學生,我會認真學習紅巖精神和‘抗疫精神’,做好自我防護,為防疫工作做貢獻。”
此次星星之火實踐隊通過B站直播,成為“四史”主講人,以“朋輩帶學”的方式,讓更多人了解這段歷史,珍惜當下,傳承紅巖精神,在線直播觀看人數高達1700余人。本次直播學習實踐活動也受到了社會媒體的廣泛關注,被東方網等媒體專題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