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屆安全科學與技術國際會議第一次籌備會議在我校舉行
3月10日上午,“第11屆安全科學與技術國際會議”籌備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在我校舉行。來自北京理工大學、西安科技大學、南華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大連理工大學、中南大學、重慶大學、華東理工大學、上海海事大學等16所國內知名高校與科研院所的專家學者共同參加會議。籌備會前,我校校長黃有方、副校長嚴偉在會前分別和與會專家親切會見并深入交流。
會議由全國人大原常委、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原副主席、大會籌備委員會主席北京理工大學馮長根教授主持。馮長根主席表示,“安全科學與技術國際會議”堅持了20年,就是要為安全學科的專家學者搭建國際學術交流的平臺,引導整個學科建設發展的方向。他呼吁與會的安全學科帶頭人,要牢記學術使命和學科理想,共同為建設科技強國的學術話語權貢獻力量。
北京理工大學機電學院李生才副教授向與會專家介紹了大會的籌備情況。會議集中交流討論了分會場及專場設置的主要設想與思路,就相關主題、召集人、所辦規模、學術評審、會議日程、經費安排以及宣傳聯絡、資源共享等細節展開了溝通交流。與會專家學者一致認可本屆大會將分會場前置籌備的創新做法。
我校校長辦公室相關負責人表示,上海海事大學作為此次大會的共同主辦方和承辦方將全力協調好各方資源以保障大會順利舉行。海洋科學與工程學院負責人表示,此次學術盛會必將促進安全科學技術領域的國際合作交流,推動我國安全科學與技術學科的發展。同時也將進一步有力推動我校以航運、物流、海洋為依托的海洋安全學科的內涵建設,進一步拓寬學院青年教師的學術視野,提升學術敏銳度。
此外,籌備會上還介紹了《中國大百科全書安全卷》的進展,以及“學術評論句”研究成果的有關情況。
?“安全科學與技術國際會議(ISSST)”作為由國內專家學者獨立發起組織的國際學術會議,每兩年召開一次,為國內學者的國際交流、青年學者的學術交流提供了平臺,具有廣泛的號召力和影響力。
據了解,本次安全科學與技術國際會議(11thISSST)將于2018年8月6日—9日在我校舉辦,大會將分設重要基礎設施安全與可持續性研討會、礦山安全科學與技術、核安全和核應急、爆炸預防、化工安全、城市安全等10個分會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