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承辦第三屆國際新能源產業創新院士(專家)論壇
11月19日,由上海海事大學承辦的第三屆國際新能源產業創新院士(專家)論壇在臨港舉行,浦東新區新能源協會會長、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褚君浩院士,瑞士西部應用技術大學熱工程研究院院長、工業生物能源研究所所長Jean-Bernard Michel教授,浦東新區科協副主席劉耀華,我校副校長施欣,上海港城開發(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周湧等出席開幕式并致辭,來自國內外的專家學者、企業家等近200人參加了論壇。
施欣表示,上海海事大學的定位與發展和臨港地區“科技與創新”的定位高度契合。上海海事大學結合臨港地區產業特色,在教學專業方面也做了積極調整,開設了新能源及自動化專業。我校新能源專業具備雄厚的師資力量,擁有上海市“晨光學者”等一批優秀的青年教師。
褚君浩認為,經濟新常態為我國新能源產業發展帶來了機遇和挑戰,高素質新能源人才培養需整合高校、企業、政府、社會等多方力量資源。加強校企合作,構建“新能源人才培養大聯盟”,是促進高校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主動服務地方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
劉耀華表示,上海市浦東新區新能源協會匯聚了新能源產業眾多的專家學者、優秀人才,以及一批浦東的龍頭企業和高校、研究院所,并將成為推動新能源利用和節能技術及其裝備的研發、應用的主要平臺,促進新能源科學技術的知識創新和能源結構的優化。
論壇共有4個大會報告、11個產業發展研討報告、28個青年學者論壇報告、6個創新項目和4個人才培育報告。與會專家針對新能源及節能領域的創新技術、新能源產業發展趨勢、新能源及節能項目對接、新能源專業校企人才培養等方面的議題,進行了深入的交流與討論。
論壇以成果對接、落地轉化為目的,為新能源與節能企業及其創新項目直接面對高層次專家,解決技術難題和深化合作提供了有力條件和交流平臺。同時,論壇讓更多的高校、科研機構、企業與院士互動對話,建立了院士與企業、高校、科研機構密切合作的模式,為破解新能源與節能領域科技成果轉換應用難點,加速創新成果的轉化應用提供了智力支撐。
? ? ? ? 本次論壇由上海市科學技術協會、上海市臨港地區開發建設管理委員會、上海市浦東新區科技和經濟委員會、上海港城開發(集團)有限公司指導,上海市浦東新區科學技術協會、上海市浦東新區新能源協會主辦,上海海事大學、上海市能源研究會、上海市制冷學會、上海臨港軟件園發展有限公司承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