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海事大學科技創新項目成果亮相第17屆工博會

11月3日,第17屆中國工博會在上海“四葉草”國家會展中心開幕。我校研發的“海事金槍魚”自主式水下機器人、“海騰01”無人水面溢油監測回收艇、真空絕熱材料、利用低品位熱源的工業廢液海水高效濃縮淡化裝置、船舶燃油穩定性檢測儀、基于云計算架構的無水港集疏運一體化信息平臺關鍵技術、超大型集裝箱起重機性能提升關鍵技術、集裝箱物聯網全球監控系統等8項科技創新項目成果亮相本屆工博會。

參展期間,教育部科技發展中心副主任李建聰、上海市科技成果轉化促進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王奇、上海市教委科技發展中心主任許開宇等領導參觀了我校展出的科技成果,并聽取了我校黨委副書記、副校長孔凡邨作的項目介紹。

“海事金槍魚”自主式水下機器人是一款多功能水下運動平臺。該型自主式水下機器人具有體積小、可靠性高、續航能力強、功能可拓展等優點。僅需采用一臺標準的便攜式電腦,即可下達操作指令,實現GPS導航下的水面自主航行以及慣性導航下的水下自主航行。該自主式水下機器人配備水下攝像系統,可執行水下搜索等任務。目前,“海事金槍魚”已完成所有的開發與測試工作,申請相關發明專利4項,并與江蘇常熟海量聲學有限公司合作生產。

“海騰01”號智能高速無人水面艇由我校科學研究院航運技術與控制工程交通行業重點實驗室無人水面艇課題組開發研制。作為國際研究熱點,“海騰01”號瞄準世界最先進無人水面艇技術,開發具有全天候、高海況下自主航行,實時進行水面監視監測、水下測量勘探,和多操控模式、大載荷特點的高速無人水面艇。“海騰01”號可在海事巡航、航道測量、水文監測、水面防污染監測、進出港與過境船舶監測監視、水上消防、水上溢油控制與回收、海上搜尋救助、沉船勘探打撈、水上反恐、專屬經濟區守護與活動取證、海洋資源調查與取樣等領域無人作業。該項目獲得2010年中央財政支持地方高校發展專項資金支持,并在國內首次實現海上溢油處理水面機器人技術及其裝備的試驗性應用。

商船學院副教授高文忠科研團隊研發的“利用低品位熱源的工業廢液海水高效濃縮淡化裝置“項目,集噴霧蒸發技術、真空閃蒸技術、熱管傳熱技術、固體吸附技術為一體,利用低品位熱源,實現高效分離鹽溶液(包括工業廢酸液、廢堿液、廢鹽液及海水)中的水分。該項目可應用于工業廢液環保處理,利用太陽能(熱泵輔助)為海島內的酒店、度假村等生產淡水,利用船用發動機余熱對商船、深海捕魚船等進行海水淡化等。

本屆工博會以“創新、智能、綠色”為主題,今年首次移入“四葉草”國家會展中心舉辦,展示面積超過23萬平方米。作為往屆工博會的金銀獎大戶,“高校展區”已吸引包括9所境外高校在內的70所知名學府參展,參展項目達600多個,重大技術成果項目60項。

利用低品位熱源的工業廢液海水高效濃縮淡化裝置
“海事金槍魚”自主式水下機器人
“海騰01”無人水面溢油監測回收艇
撰稿、攝影:宣傳部、科技處
掃碼分享本頁面
掃碼分享本頁面